中小学生作文素材——民间故事
舵爷巧下锚
以下精彩故事由查字典故事大全提供;
明朝末年,这铭阳渡口乃是官船频繁来往之地,明军派有重兵把守,而这铭阳有一帮农民起义军,以水贼为名,打劫来往官船,在渡口的时候,水贼难以下手,往往待到下游才能劫船。
然而,官船被劫过几次后,愈加精明,以千帆共行而避水贼,一旦船只发出渡口,千帆齐下,水贼也难以辨别出哪艘船中有粮草辎重哪艘船中只是平常之物……
这日,铭阳渡口洪水大涨,一时间水涨船高,洪水都漫到了渡口上,来往的官船停在了铭阳渡口,却是乱作了一团,原来这渡口因为洪水太高,河床泥土松动,船只都下不了锚。
为首的明军禁卫统领何海波眼见各船士兵们都在拼命划船停留,下了锚都落不到河床,心急如焚,这些官船是朝廷输送军粮军饷的,要是毁在这洪水中,回到京城就不好交代了……
这时候,何海波望见码头上,一个老舵爷正披着蓑衣,手执钓竿,悠闲地坐在码头的石板上垂钓,一尾一尾的大鲤鱼都被他给钓了上来。何海波暗忖:“如此洪水,尚能钓到大鲤鱼,此老舵爷定非常熟悉本地水性,要不请他来下锚?”
老舵爷被官兵请上了船,打量了各艘船只的舵,然后对何海波道:“大人,停留的百艘船只,有的船小舵大,有的船大舵小,还有的舵尖太钝!今日不同往日,往日水浅泥软,这船随便下个锚,都可以扎到底,今日水流湍急,水深莫测,各船下锚之地应不尽相同!”
“老丈所言极是,只是这百艘船只如何下锚?”何海波心急如焚,眼见水流越来越急,再不下锚,怕是各船就被冲到下游了。
老舵爷打量了何海波的这艘大船,道:“此官船吃水线颇深,体重无比,望大人下令凡是吃水线五尺之深的船只,随大人这官船,将船停泊到码头上游五百丈外的滩处。此处滩底乃是硬泥,锚扎下去,可以抓住硬泥,自然也能稳住船了!”
十几艘大船随着何海波的大官船,都划向了上游五百丈外的河滩,下了锚,果然如老舵爷所言,这些大船的锚扎到了硬泥,在那洪水中稳如泰山。
大船下了锚,剩下的那些船只都还在洪水中被冲来冲去,老舵爷点起了一锅旱烟:“渡口西处,有一凹处,水流不急,且此处河床高,这些船只,船轻锚小,可以划到那凹处!且容老朽带路过去!”
那老舵爷带着那些船只驶进了那渡口,若是从岸上望过去,并不能看到那处的河床凹了进去,而是在河水之下才有凹进去的,因此常人在水面之上难以发觉,而这老舵爷将各船引到了那凹处,众船下锚,果然此处河床高于渡口,各船的锚都可以深深地扎入河床底。
待到所有的船只都下了锚,何海波指着十几艘乌篷船,对老舵爷道:“这十几艘船,船身太轻,而锚又太小,何处下锚?”老舵爷打量了这艘船,这船其实就是不大不小的乌篷船,其貌不扬,船内也是简陋不堪,吃水线也很浅,更奇怪的是,这船的锚黑漆漆的,比寻常的船锚小了一半,老舵爷皱眉道:“这锚太小,下不了锚,还不如系在岸上!”
“这可不能系在岸上,现在洪水湍急,眼看就要淹到了岸上,万一岸上都被冲毁了,这船也就冲走了!”何海波却还是坚持要下锚:“只有给船下了锚,才可以安安稳稳地扎下根!”
老舵爷低头沉思了片刻,道:“乌篷船船轻锚小,实在是难以下锚,不如这样,前方之处,有一沉船,这沉船运送的本是大石头,让这些乌篷船划到那沉船的地方,将锚下到那沉船之中的石头堆里,自然可以稳稳扎根!”
何海波命人送上白银,将这老舵爷送走了,渡口的众官船都已经下了锚,他也松了一口气,对副将李毅道:“终于将这所有官船都安置妥当了,明日洪水一停,就让众官船一起驶往下游,那些水贼难以辨出如此众多官船中哪艘才是载有贵重之物,也就难以下手了……”李毅还是有点不解:“大人,那十几艘小乌篷船,实在是无足轻重,大人何以重视?”何海波笑了笑:“此处渡口,水贼眼线颇多,还是不谈为妙!”
话说这老舵爷领了赏赐,回到了渡口外的茅草房内,早已经有几个黑衣装束的水贼在那等待,为首的就是远近闻名的铭阳水贼头目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