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作文素材——民间故事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难忘的朋友。
刚刚从宠物市场买来的小狗蓓蓓,很快成了女儿的亲密伙伴。
当今世界,人类亲近动物显然已成为时尚和潮流。都市中,各种憨态可掬的名犬,安祥雍容的乖猫,常常与老人、孩子相伴,徜徉在清晨或黄昏的都市街巷,俨然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有时不经意的一瞥,竟让我引发来自心灵深处的一丝丝震颤。
说真的,我不怎么喜欢女性化的猫类,也很难恭维京叭等“猫化”的犬类。与我最早亲密接触,印象也最深的动物朋友是大黑。
大黑其实一直没有名字,不管大人小孩,“吆吆”唤它几声,就会摇头摆尾窜到跟前,带着满脸的虔诚。因其混身多为黑毛,今天权且按照时下宠物的待遇,追名为大黑,以便叙述。
大黑据说和我年岁相仿,没有贵族血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笨狗”。记得母亲曾说起,大黑是从南关大街上拣来的,是个“孤儿”。反正自我记事起,它就一直沉默寡言,从未见其发嗲撒野。和我在一起,就像一个宽厚仁和的“大哥哥”。
那时候,我家和周围的街坊邻居,生活都很贫困,连馒头鸡蛋也难得一见的餐桌,却是一家人产生快活的平台。爷爷、奶奶习惯各自在井台、炕头慢慢咀嚼。父母、姐妹和我在院子当中大槐树下,大口吃着煎饼,就着炒咸菜,搀和着煮地瓜、烤玉米,喝着南瓜汤或玉米粥。一股浓浓的亲情,也在身后袅袅炊烟中渐渐升腾。
饥饿漉漉的大黑,此时就在餐桌边,凝神默默的等待着,等着我们将地瓜南瓜皮扔到一边时垫饥,或者等到最后把刷锅水舔个精光。
大黑就是大黑,就是再饿,也没有偷吃过家里的任何食物。不过有一次它实在饿坏了,就跟着同类,到街头不远的国营食堂老汤锅边,等着有善心的食客赐它一口剩饭。不幸让一个寻开心的黑心家伙,端起一碗滚烫开水,顺势泼到了它的背上,从此留下了巴掌大一块屈辱的疤痕。
大黑具有犬类普遍具有的忠诚品格。记得小时候,胡同里的孩子们喜欢疯玩,有时我和别人顽皮过了头,一旁察言观色的大黑怕小主人吃亏,适时跑过来,朝对方龇牙咧嘴,低声咆哮,直到人家罢手告饶为止。
和满街结帮乱窜的同类不同的是,大黑基本没有跟主人出过远门。父母有时刚走出胡同,发现大黑默默跟在后面,就大声训斥:“待在家里!”大黑也就乖乖从命,蹲在大门口,痴痴等待主人的归来。
大黑是条母狗,一年生产两窝,产仔时多时少。毛茸茸的小狗,给我和姐妹带来了不少欢乐。但满月后,远近的人陆续登门将它们抱走,这种情景使我们产生出无限感伤。如果动物有灵,不知大黑情何以堪?
我大约上初二时,年老体弱的大黑大概误食药死的老鼠,终于倒在院中大槐树下,喘着粗气,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