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二语文
易优作文网——《三槐堂铭 苏轼》阅读理解及答案

《三槐堂铭 苏轼》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三槐堂铭 苏轼》阅读理解及答案


三槐堂铭 【宋】 苏轼

天可必①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②,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③,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释】①必:必然的意志。②王公:指王佑。③左契: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片,左契凭以索债。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将安取衷哉? 衷:恰当

B.而其可必也审矣。 审:详细

C.相时射利,皇恤厥德。 皇:同“遑”,闲暇

D.铭曰:呜呼休哉! 休:美好

10.全都表现作者“善恶有报”天命观的一组是

①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②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③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④懿敏公之子……好德而文,以世其家。

⑤王城之东,晋公所序,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文章借写王祐仁德厚施福延子孙表达了善恶有报的天命观,表达了种槐种德、惩恶扬善的意愿。

B.作者认为,人们观察天道往往没有长远的眼光,看不出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因此善良的人倦怠,邪恶的人放肆。

C.为了进一步突出王祐的勋业,作者以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祖孙功名富贵正面映衬,而以“吾侪小人”反面映衬。
<

《《三槐堂铭 苏轼》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09-23-27854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