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454)读下边两首诗,做后边的题目。(8分)
菊   (唐)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454)读下边两首诗,做后边...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读下边两首诗,做后边的题目。(8分)
菊 (唐)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瓦松:生长在屋面瓦缝中的一种矮小植物,外形像松。
(1)填空。唐诗中的“九日”是指农历每年的_____________。宋诗说菊花是生长在“疏篱”之下,是因为陶渊明在《饮酒(五)》中有这样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两首咏菊诗在表现手法上除都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外,还有两点共同之处,请指出这两点共同处并作简要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九月初九(重阳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一是都把菊花人格化了:说“由来不羡瓦松高”,说“宁可枝头抱香死”,这都是把菊拟作人。唐诗借咏菊赞扬了不求高位、不慕名利的品格,宋诗借咏菊歌颂了宁死不屈、忠贞不渝的节操。二是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唐诗将菊花和瓦松对比,宋诗将菊花和百花对比。通过对比,将菊的品格、节操更鲜明地突现出来。(指出的共同处是正确的,各2分;说明是正确的,各1分。)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454)读下边两首诗,做后边的题目。...》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8-1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