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区质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我的不读书的经验
孙福熙
(1)中国人太把“读书”看得严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先认为读书苦不可耐,于是用黄金利禄来引诱,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
(2)有人征求我读书的经验,我不敢以读书人自居(虽然读书人的“书生气”的坏处依然是很多)。我能说的不是读书的经验,而是不读书的经验。这该是很令人感到惭愧的。
(3)我3周岁以后就读书。读书这样早,完全因为我幼年太活泼,毁坏了许多东西的缘故。一直到12岁,全是旧式灌注的教育,除了识字的成绩以外,到现在是毫无益处。因为读书没有趣味的缘故,此后入学校,直至师范学校毕业为止,凡有书本的功课我都不太喜欢。所喜欢的是手工图画以及书本以外兼有实物的理化博物。再后则半工半读或整日工作而夜间自己读书而已。
(4)尤其是在法国的时候,因为经济的能力是不能读书的,所以,一方面分出时间去工作,一方面又节省读书应用的一切,欲读书而不可得了。没有人肯教我法文,为了节省起见,不懂一句法文,就进美术学校学画去了。自己看看法文书,弄出许多的错误。为了这个缘故,我的一点知识,都与事实有关,例如法文中的“兰花”一字,是同学在公园中告我的,所以至今联想到这同学与公园,而“延长”一字则联想到下雨与房东老太婆,因为并不是从读书得来,所以我没有什么字是可以联想书本的。
(5)不但如此。许多人是先读了书,后来证之事实,惊叹古人深思明辨,于是豁然贯通地说一声:“此诚所谓”‘学于古训乃有获’。”而我则不然,我的肚皮里没有书,没有用系统的书要知识辨别各种事理的资本,每遇到事物上有疑问,只得乱翻书本来求解答而已。
(6)我以为,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物脱离了关系。读书与散步、踢球、看电影、游山玩水,排但不冲突,而且是互有补益的。正如大学生天天进舞场未必有益,但偶尔去一次,非但未必带回满身的恶景,也许还会获得另一种人生领导。
(7)我觉得,一个法国人走进图书馆去,简直同走进戏院、电影场去是一样的性质。周末或假日,不必工作的时候,法国人就要利用这一天时间,做有益身心之事。我不是说法国人愚笨,肯将读书苦事视为看戏看电视一样快乐;我要说的是读书得法的时候,与戏剧电影之启发知识、涵养德性、陶冶情感的出之消遣性质者,完全是一样的。
(8)中国的电影太受美国影响的缘故,游戏的性质太多,学术的意味太少了。反之,中国的读书,或者中以说,学术的意味太多,而引动趣味太少,内容则平板陈腐,文字则枯燥生硬,虽有黄金利禄的引诱,天下尽有未用读书作“敲门砖”而骗到了黄金与利禄者。
(9)著书者与读书者的态度都可以改变一下。
(选自《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有改动)
18.第一段中作者引用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从全文来看,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19.第二段中作者说“这该是很令人感到惭愧的”,结合文章说说作者的惭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0.第六段中作者说的“互有补益”,各指怎样的“补益”?分析“大学生进舞场”这一类比写法有什么好处。(8分)
21.文末说:“著书者与读书者的态度都可以改变一下。”在作者看来,“著书者”与“读书者”的态度应作怎样的改变?(4分)
答案及解析:
18.①摆出中国人的旧观念——读书若不可耐,为作者阐述己见设定背景。②与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评分标准:本题3分。“内容”和“形式”方面共2点,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则给3分。]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19.①对读书没有兴趣,凡有书本的功课不大喜欢。②自己的一点知识并非源自书本。③没有用系统的书本知识辨别各种事理的资本。[评分标准:本题3分。3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20.(1)书本揭示世界事物,辨别各种事理;世界事物证明书本知识,推动发展。(2)将“乐读”比作“大学生进舞场”,将“乐读”的收益比作“获得另一种人生领悟”,这种类比的手法,将作者主张“乐读”、主张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反对“苦读”、反对灌注式读书的观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令读者易天接受。[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第一问的4个要点,各1分;第二问类比的“内容”和“好处”各2分。]
21.(1)著书者:①内容由平板陈腐变为新鲜有趣;②文字由枯燥生硬变为生动可亲。(2)读书者:①由“苦读”变为“趣读”;②由被动读书变为主动读书。[评分标准:本题4分,4个要点各1分。]
我的不读书的经验
孙福熙
(1)中国人太把“读书”看得严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先认为读书苦不可耐,于是用黄金利禄来引诱,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
(2)有人征求我读书的经验,我不敢以读书人自居(虽然读书人的“书生气”的坏处依然是很多)。我能说的不是读书的经验,而是不读书的经验。这该是很令人感到惭愧的。
(3)我3周岁以后就读书。读书这样早,完全因为我幼年太活泼,毁坏了许多东西的缘故。一直到12岁,全是旧式灌注的教育,除了识字的成绩以外,到现在是毫无益处。因为读书没有趣味的缘故,此后入学校,直至师范学校毕业为止,凡有书本的功课我都不太喜欢。所喜欢的是手工图画以及书本以外兼有实物的理化博物。再后则半工半读或整日工作而夜间自己读书而已。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4)尤其是在法国的时候,因为经济的能力是不能读书的,所以,一方面分出时间去工作,一方面又节省读书应用的一切,欲读书而不可得了。没有人肯教我法文,为了节省起见,不懂一句法文,就进美术学校学画去了。自己看看法文书,弄出许多的错误。为了这个缘故,我的一点知识,都与事实有关,例如法文中的“兰花”一字,是同学在公园中告我的,所以至今联想到这同学与公园,而“延长”一字则联想到下雨与房东老太婆,因为并不是从读书得来,所以我没有什么字是可以联想书本的。
(5)不但如此。许多人是先读了书,后来证之事实,惊叹古人深思明辨,于是豁然贯通地说一声:“此诚所谓”‘学于古训乃有获’。”而我则不然,我的肚皮里没有书,没有用系统的书要知识辨别各种事理的资本,每遇到事物上有疑问,只得乱翻书本来求解答而已。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6)我以为,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物脱离了关系。读书与散步、踢球、看电影、游山玩水,排但不冲突,而且是互有补益的。正如大学生天天进舞场未必有益,但偶尔去一次,非但未必带回满身的恶景,也许还会获得另一种人生领导。
(7)我觉得,一个法国人走进图书馆去,简直同走进戏院、电影场去是一样的性质。周末或假日,不必工作的时候,法国人就要利用这一天时间,做有益身心之事。我不是说法国人愚笨,肯将读书苦事视为看戏看电视一样快乐;我要说的是读书得法的时候,与戏剧电影之启发知识、涵养德性、陶冶情感的出之消遣性质者,完全是一样的。
(8)中国的电影太受美国影响的缘故,游戏的性质太多,学术的意味太少了。反之,中国的读书,或者中以说,学术的意味太多,而引动趣味太少,内容则平板陈腐,文字则枯燥生硬,虽有黄金利禄的引诱,天下尽有未用读书作“敲门砖”而骗到了黄金与利禄者。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9)著书者与读书者的态度都可以改变一下。
(选自《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有改动)
18.第一段中作者引用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从全文来看,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19.第二段中作者说“这该是很令人感到惭愧的”,结合文章说说作者的惭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0.第六段中作者说的“互有补益”,各指怎样的“补益”?分析“大学生进舞场”这一类比写法有什么好处。(8分)
21.文末说:“著书者与读书者的态度都可以改变一下。”在作者看来,“著书者”与“读书者”的态度应作怎样的改变?(4分)
答案及解析:
18.①摆出中国人的旧观念——读书若不可耐,为作者阐述己见设定背景。②与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评分标准:本题3分。“内容”和“形式”方面共2点,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则给3分。]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19.①对读书没有兴趣,凡有书本的功课不大喜欢。②自己的一点知识并非源自书本。③没有用系统的书本知识辨别各种事理的资本。[评分标准:本题3分。3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20.(1)书本揭示世界事物,辨别各种事理;世界事物证明书本知识,推动发展。(2)将“乐读”比作“大学生进舞场”,将“乐读”的收益比作“获得另一种人生领悟”,这种类比的手法,将作者主张“乐读”、主张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反对“苦读”、反对灌注式读书的观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令读者易天接受。[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第一问的4个要点,各1分;第二问类比的“内容”和“好处”各2分。]
21.(1)著书者:①内容由平板陈腐变为新鲜有趣;②文字由枯燥生硬变为生动可亲。(2)读书者:①由“苦读”变为“趣读”;②由被动读书变为主动读书。[评分标准:本题4分,4个要点各1分。]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