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2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2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①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的那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

②《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试结合诗句,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角度写一段不低于80字的赏析短文。

答案及解析:
(1)①白:诗人写中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诗人移情于物,化虚为实,诗人把中秋月夜里轻轻袭来的丝丝寒意倾注于冰凉的露珠,同时衬托出诗人孤寂无眠的苦思之情;
无声: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画线处各2分,以上任选一字分析即可;选“栖”、“湿”,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②“落”字用得好,将无形的“秋思”形象化、动态化,新颖贴切,仿佛那溶溶的秋思随着银辉洒向人间;而“在”字则平淡寡味,相形见绌多了。(画线处分别为2分和1分,结合诗句赏析1分)
(2)诗人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入骨的思念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含蓄,情景交融的疑问句式,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说:在这“人尽望”的中秋之夜,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画线处各2分)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2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6-11



    2024-11-23-38953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