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3045)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4—25题。(6分)
(1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3045)阅读甲、乙两则文字,...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4—25题。(6分)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
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
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24.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衍文: 产生原因:
25.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请 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4分)
答案及解析:
24.轻。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了文字。
25.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又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可以看出,孔子是有爱憎、讲是非的人,而爱憎是非的原则(标准)就是仁德,中庸之道不能偏离仁德,即社会公正。今天我们讲中庸之道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要点:运用所给材料做出分析,(2分)指出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则就是要讲求仁德,也就是社会公正。(1分)中庸之道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1分)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3045)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4...》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23-39104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