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①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①流水,即沅水,流经武冈。
(1)这首诗是作者为送别友人而写,第二句为什么说“不觉有离伤”?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起句“流水通波”,一作“沅水通流”。你认为哪一种版本更好?为什么?(2分)
答:
答案及解析:
(1)原因一:虽友人即将别离,但两地流水通波,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虽人分两地,但情同一心,离而不远,别而未分。原因二:诗人是用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宽慰友人。
(答对一条原因给2分,答对两条原因给4分。)
(2)示例一:“流水通波”更好,流水迢迢,烟波浩淼,诗人离别的怅惘与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1分)“流水”泛指水流,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1分)
示例二:“沅水通流”更好,写出了水流的名称,与武冈相呼应,突出水路相同,诗人与友人别而未分。(1分)“流水通波”则泛指水流,过于笼统。(1分)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