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2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流    莺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2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流 莺 李商隐①
流莺②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③何处有花枝?
[注]①李商隐:唐代诗人,颇具才华,但受尽冷遇排斥,飘零潦倒终生。
②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黄莺。
③凤城:这里借指长安。
(1)这首诗颈联的对仗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3分)

(2)金圣叹称此诗“托流莺以见意也”,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请结合
此诗谈谈你对二人评论的理解。(3分)

答案及解析:
(1)颈联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句子内部“风朝”与“露夜”,“阴”与“晴”,“万户”与“千门”,“开”与“闭”又各自成对,音节和谐、深沉幽婉,写出了流萤无休止的啼啭、漂荡,寻找渺茫无日的佳期。(答出“对仗”结构特点1分,音节特点1分,句意说明1分。)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练字</a>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寓怀。答“象征”亦可)的手法,(1分)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1分),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不为人赏识运用(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1分)。(大意对则可)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2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6-11



    2024-11-23-38953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