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305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饿乡记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305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5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饿乡记
管同
饿乡,天下之穷处也。其去中国不知几何里。自稻、梁、麦、菽、牛、羊、鸡、彘、鱼、鳖、瓜、果,一切生人之物,无一有焉;,凡欲至者,必先屏去食饮。始极苦,不可耐;强前行,多者不十日已可至;至则豁然开朗,如别有天地。省经营,绝思虑,不待奔走干谒,而子女妻妾之呼号,人世讥骂笑侮之态,无至吾前者,徜然①自适而已。
然世以其始至之难也,万方图维以求勿至;不幸而几至,辄自悔为人动。故非违世乖俗之士,不得至是乡;非强忍坚定守死善道之君子,虽至是乡,辄不幸中道而反。昔周之初,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耻食其粟,由首阳山以去,至饿乡。饿乡之有人,自是始。至春秋时,齐有饿民②,却黔敖嗟来之食,翩然至是乡,虽曾子叹其微,而论者以为甚贤矣。孔子之徒,颜、曾为大贤,原宪为次,三子者皆几至是乡,而犹未达。及至战国,于陵仲子③立意矫俗,希为是乡人,行三日,卒废然而反。孟子讥之。自战国秦汉后,教化不行,风俗颓败。缙绅先生之属,以是乡为畏途,相戒不入。而凶年饥谨,祸乱迭作,自王公贵人,下逮田野士庶,遭变故而误入是乡者,往往而是。梁武皇帝,天子也;赵武灵王,藩国王也;条侯周亚夫,将且相也。此其人皆尊崇富厚,志得意满,无意于是乡,而其终卒入焉,岂非天哉!然岂与夷齐以下、立志自入者同乎哉!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语曰: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又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惟汉龚胜④、唐司空图、宋谢枋得之伦,立志忠义,先后至是乡。夷、齐辈得之,盖相视而笑,称莫逆交云。呜呼!饿乡何乡也?何其难至也若是?予穷于世久矣,将往游焉,考始末而为之记。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有删节)
注:①徜然:安然自得的样子。②齐有饿民: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下》。春秋齐大夫黔敖呼饿民吃嗟来之食,齐饿民不食而死。曾子听说后并不赞同齐民的做法。③于陵仲子:战国时人陈仲子,居于陵,因不求人而断粮,三日不食,便不能坚持,爬上树去吃被虫子咬了大半的李子。孟子讥讽他不能坚守节操。④龚胜:东汉彭城人。渤海郡太守,光禄大夫。王莽篡位后,辞官归里,王莽遣使征之,胜绝饮食,积十四日而死。后文提及的司空图、谢枋得等皆为坚贞死节之臣。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欲至者,必先屏去食饮 屏:去除
B.故非违世乖俗之士 乖:乖顺
C.自王公贵人,下逮田野士庶 逮:到、及
D.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得:适合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强前行,多者不十日已可至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孔子之徒,颜、曾为大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无意于是乡,而其终卒人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予穷于世久矣,将往游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然世以其始至之难也,万方图维以求勿至
可是世人认为饿乡开始很难到达,于是多方谋划希望能不去饿乡受苦 易优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批改、易优作文点评 <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B.虽曾子叹其微,而论者以为甚贤矣
虽然曾子并不赞成饿民的做法,但(后世)评论的人都认为饿民是德行很好的人
C.于陵仲子立意矫俗,希为是乡人,行三日,卒废然而反
于陵陈仲子立志改变风俗,希望成为饿乡人,可是才步行三天,最终就停止而返回
D.然岂与夷齐以下、立志自人者同乎哉
可是他们怎么能与伯夷、叔齐及他俩以后那些立志自己进入饿乡的圣贤相同呢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以“饿乡”为喻,赞扬了守志之士宁可穷饿困顿至死,也不仰人鼻息、苟且偷生的可贵精神。
B.作者笔下的“饿乡”是一个理想圣境。在这里不须费神思虑、趋奉请见,无饥荒呼号之患,也不存在讥笑侮辱等丑恶现象。
易优作文网,中小学学生学作文的好网站(https://www.Euzw.net)。

C.本文广征博引,阐明人“饿乡”、不入“饿乡”与误入“饿乡”等三种不同情况,不流于空论,行文流畅,笔力健朗。
D.末段以“自得”与首段“自适”相呼应,赞扬了君子们“求仁得仁”而无怨无悔之境界,突出了自己到达“饿乡”之艰难。
10.文言文中作者提到“非强忍坚定守死善道之君子,虽至是乡,辄不幸中道而反”一句,意思是说:没有顽强意志力的人,即使达到较高境界,最终也不能坚守正道。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及解析:
[[img:16966734,13554]][[img:16980288,24189]]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305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6-11



    2024-11-23-39105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