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7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西塞山怀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7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玉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睿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①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和《石头城》,就体裁而言,前者是 ,后者是 。
②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下”字渲染了西晋水军浩大威猛的声势,“收”字凸现了东吴一败涂地的景象。
B.颔联选取铁索沉江、降幡出城两个细节,形象而凝炼地再现了西晋灭吴的历史。
C.颈联中依旧的山形、寒冷的江水等景物,引发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无限感慨。
D.尾联写天下一统大势中的故垒芦荻、萧瑟秋风,隐含了诗人对唐朝国运衰微的忧虑。
③“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和“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都是怀古诗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5分)

答案及解析:
①《西塞山怀古》七言律诗,《石头城》七言绝句。(2分,答出律诗、绝句即可得分)
②C(对历史更迭、朝代兴替的感伤之情)(3分)
③两首诗均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历史兴亡之感。如刘诗写山形依旧、寒江流淌,包诗写斜阳列照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朝代更迭、人世变化的兴亡之感。(如答衬托手法,并加以分析也可)(感情1分,表现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7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③题...》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23-38872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