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9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次潘别驾韵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9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次潘别驾韵 汪 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1)有人说这首咏物寄情诗的抒情不滞不露,是一首文情并茂的佳作。请结合所咏之物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情感。(5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有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3分)
答案及解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愁恨的情感。(1分)诗人用“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这一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自然便从柳的被冷落想到人的不如意,因而就产生了愁与恨。(2分)从柳的生长过程看,长出“黄金缕”一般的千枝万条是极不容易的,是柳经过千般“殷勤”方始织就,但这番殷勤的结果不过是“带雨”“笼烟”过一春就衰老、凋残了事,这怎能不使人“愁恨”呢?(2分)
(2)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1分。答出一种即可。)“殷勤织就黄金缕”一句说柳很“殷勤”,尚且能“织”,赋予柳以人的行为、感情,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柳条说成“黄金缕”是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柳长出千枝万条的不易,便于抒发柳枝容易衰老、凋残的愁恨。将“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突出了柳被冷落的情形;将“殷勤织就黄金缕”的不易与“带雨笼烟过一春”容易衰老、凋残相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恨之情。(2分。根据前面答出一种且阐释合理即可。)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159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23-38959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