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113)(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关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113)(全国卷Ⅰ)阅读下面...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100字

(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的荒凉、那么的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们带到了古董滩,那里即是阳关的遗址。
古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象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答: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用?(6分)
答:


答案及解析:
14、(4分)
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解析: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等级为C级,答题区间在第二段。
15、(6分)
⑴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⑵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⑶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作文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https://www.euzw.nEt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此题是全国一卷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道题,几乎年年考,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作答该类题时,一、切分该句,划出重点词语,解释出该词的隐含意思;二、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把握作者的隐含在其中的情感。如15(1)“就好像突然闯入了绿色的海洋”在文中第三段,“绿色的海洋”指沙漠中的绿色林带,和上文的荒凉的沙漠、戈壁相比,突出了作者乍见绿林带时的惊喜。
16、(6分)
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
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
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解析:本文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本文写阳关古道的苍凉美,主要通过3、4、5段来体现,归纳出3、4、5段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古道苍凉的特点即可。
17、(6分)
(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解析: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最后一段卒章显志,“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可见作者对今日阳关的赞美。
(2)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结尾段结尾句在文中的作用,答题要点有二:一在结构上,回应开头提问,在结构上前呼后应;二在内容上引用郭小川的诗句再次表现现在的阳关已不再荒凉、令人感伤,表现了作者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再次表明作者的观点。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113)(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6-11



    2024-11-23-39011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