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67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秃的梧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67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7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些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作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碑。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8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浙浙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两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技。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8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 8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上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风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8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桐树,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4.文章开头,写人们走过那株秃梧桐下,总惋惜地认为“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总是说:“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他这样说的依据有哪些?(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那株“秃梧桐”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但作者也写到秋风中的其他植物和动物,有老柏、香橙、老榆、薜荔、大理菊、牵牛花、麝香连理、凤仙和玉钱蝴蝶等。这样写是否偏离文章中心?为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在文中找到两例精彩描写,并作简要赏析。(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4.(4分)①从写作技巧上说,这是欲扬先抑之法:首段先写秃梧桐生命堪忧,就是为了后文褒扬其生命力的顽强坚韧。(或:从文章结构上说,首段起到反向铺垫的作用,为后文突出秃梧桐顽强坚韧的生命力张本。)②从内容上说,用人们对秃梧桐生命力的怀疑和怜惜,更能衬托出秃梧桐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从写法或结构角度答,占2分;从思想内容角度答,占2分)
15.①它的枝干虽被蚁蛀蚀,被雷劈折,只剩下一根两丈多高的树身,但依然挺立,亭亭有如青玉。②春天到来,它身上透出许多绿叶;叶子被风劈蚁咬,它但并不因此挫了的志气。从春到夏,它始终萌芽吐叶,与风和蚁抗争。③即使它死了,它还有落在士里的桐子。(每点2分)
16.这样写并不偏离文章中心。因为①作者写秃梧桐,意在突出了其虽饱受恶劣力量的摧残,却始终坚忍、顽强的生命品格,而写这些秋风中的植物和动物,也是为了突出了它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能坚忍地抗争、顽强地持守生命的品格。写主写宾,意旨都是褒扬普通生命的坚韧顽强(这点理由占3分)。②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这点理由占1分)。③这样写合乎散文形散神聚的基本特征。作者思路虽由秃梧桐宕开写及其它植物动物,但始终不偏离“褒扬普通生命的坚韧顽强”这一中心。(这点理由占2分)。
17.例:①如“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一句中,运用比喻手法,将老榆树保护自己叶子的行为喻为“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生动传神地写出老榆树不愿屈服于恶劣环境因素的摧残,对生命顽强持守的精神品格。
②如“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一段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秃梧桐勤劳、坚忍和面对不断的挫折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
(本文所用修辞法主要是比喻和拟人。除上例所及,还有几处。考生举出恰当例子,准确点明于法,并能作恰当分析即可。一例占3分)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67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8-1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