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御苑,皇家宫苑,指京城。
(1)此诗中以长于炼字为后人称道,第三联中的“催”“向”二字更见推敲之功,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其妙处。(4分)
(2)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4分)
答案及解析:
(1)“催”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平常景物人格化,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1分)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1分)“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1分)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向”:将近、临近之意。(1分)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不描绘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只突出“向晚”砧声,(1分)把内心离别的酸楚和怅惘形象表达出来。(1分)“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1分)
(2)直抒胸臆‘(直接抒情)(2分)作者纯然用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表明诗人旨意: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2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御苑,皇家宫苑,指京城。
(1)此诗中以长于炼字为后人称道,第三联中的“催”“向”二字更见推敲之功,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其妙处。(4分)
(2)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4分)
答案及解析:
(1)“催”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平常景物人格化,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1分)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1分)“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1分)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向”:将近、临近之意。(1分)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不描绘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只突出“向晚”砧声,(1分)把内心离别的酸楚和怅惘形象表达出来。(1分)“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1分)
(2)直抒胸臆‘(直接抒情)(2分)作者纯然用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表明诗人旨意: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