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987)2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9分)
孟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987)20. 阅读下面一段...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2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9分)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平陆的长官,即孔距心)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开除不开除他呢)?”
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牧场)与刍(草料)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1)孟子以牧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孟子的真正意图何在?(3分)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孟子向王“诵”了什么?目的何在?(6分)
答案及解析:
(1)孟子以牧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孟子的真正意图何在?(3分)
告诫孔距心身为平陆的长官,对百姓要有责任感。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孟子向王“诵”了什么?目的何在?(6分)
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后来以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时醒悟。
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987)2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23-39099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