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2)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简要说明其艺术效果。(4分)
答案及解析:
(1)(4分)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诗的用字很讲究情味。这种拟人化的写法后人广泛采用,如宋人周邦彦“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2分)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兼言情景两面,体物传神。(2分)
(2)(4分)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柳条、藤蔓、黄莺象人一样痴情,和作者难舍难分。(1分)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1分)。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