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一个高尚的人(节选)
王悦阳
(一)
除了众多形象鲜明生动的电影人物,孙道临的配音与朗诵也堪称一绝。著名配音演员曹雷老师对记者说:“道临老师的配音艺术非同一般,他能很快抓住人物的精神气质,把心理都揣摩透了,有些连原版配音都没有那么高的艺术性。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要懂得语言艺术的美。”
曹雷最早与孙道临先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文革”结束之后,当时,他俩一起配一部反映我国石油开采事业的纪录片《大庆战歌》的旁白,孙道临还特意要求下基层,来到大庆油田与工人们交流,最后在配音时,孙道临激情澎湃,一气呵成,为我国石油发展史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之后,曹雷与孙道临时常合作配音、朗诵、主持,结下了深厚的忘年友谊。每逢录音,孙道临总会从他位于武康路的家中或步行、或骑车来到距离不远的永嘉路上的上译厂录音棚,两人一见面,来不及寒暄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一边看着宽银幕,一边用声音诠释着众多鲜明独特的艺术人物。尽管当时孙道临并非译制片厂的职工,但对于配音,孙道临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将此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乐此不疲。直到80年代末,花甲之年的孙道临还为曹雷执导的《战争与和平》配了旁白。“当时,他身兼市人大代表等职务,工作很繁忙。但听说我要请他来配旁白,道临老师十分开心,二话不说就来到了译制片厂。”在录音棚中,孙道临丝毫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相反却极为认真地听取译制导演曹雷的要求,“他以前是学英文的,因此觉得自己对俄文并不熟悉,所以特别愿意和我商榷研究。如此崇高的敬业精神令我很受感动。”
除了配音,孙道临也十分喜爱朗诵,他有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一本翻得十分破旧的绿皮《新华字典》,凡是遇到拿不准的汉字读音都会打开字典翻查。“我每次看见他拿这本字典,总要笑着调侃他:老爷子,这本字典过时啦!还是1968年出版的呢!道临老师却总是很认真地说:我只认这本字典,因为翻熟了。”热爱朗诵的他即使在晚年记忆力极度衰退时,总还会欣然表演自己的拿手之作—《琵琶行》。
(二)
“孙老师虽然平时没有和我们有许多接触,但他每次看见我们都是很热情的。我们非常崇敬他。”孙老的邻居章老伯向记者回忆道。
退休之后,孙道临花了很多时间整理了自己从青年时代起创作的大量诗歌、散文。对于热爱他的观众们,孙道临感激不已。
“他常常和我说,正因为自己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喜爱,所以更应该洁身自好,不能参与商业广告,破坏了观众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曹雷老师随即回忆起孙道临老人晚年一件颇受争议却又颇见性格的往事。
2003年11月15日,孙道临、童自荣、曹雷等13位艺术家参加了某医药公司举办的观众见面会,事后,该公司将这次见面会的情况和图片登在了各大媒体的广告栏上。孙道临对此非常气愤,并要求对方道歉。几次调解不成之后,老人只得在2005年向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提起侵权
一个高尚的人(节选)
王悦阳
(一)
除了众多形象鲜明生动的电影人物,孙道临的配音与朗诵也堪称一绝。著名配音演员曹雷老师对记者说:“道临老师的配音艺术非同一般,他能很快抓住人物的精神气质,把心理都揣摩透了,有些连原版配音都没有那么高的艺术性。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要懂得语言艺术的美。”
曹雷最早与孙道临先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文革”结束之后,当时,他俩一起配一部反映我国石油开采事业的纪录片《大庆战歌》的旁白,孙道临还特意要求下基层,来到大庆油田与工人们交流,最后在配音时,孙道临激情澎湃,一气呵成,为我国石油发展史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之后,曹雷与孙道临时常合作配音、朗诵、主持,结下了深厚的忘年友谊。每逢录音,孙道临总会从他位于武康路的家中或步行、或骑车来到距离不远的永嘉路上的上译厂录音棚,两人一见面,来不及寒暄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一边看着宽银幕,一边用声音诠释着众多鲜明独特的艺术人物。尽管当时孙道临并非译制片厂的职工,但对于配音,孙道临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将此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乐此不疲。直到80年代末,花甲之年的孙道临还为曹雷执导的《战争与和平》配了旁白。“当时,他身兼市人大代表等职务,工作很繁忙。但听说我要请他来配旁白,道临老师十分开心,二话不说就来到了译制片厂。”在录音棚中,孙道临丝毫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相反却极为认真地听取译制导演曹雷的要求,“他以前是学英文的,因此觉得自己对俄文并不熟悉,所以特别愿意和我商榷研究。如此崇高的敬业精神令我很受感动。”
除了配音,孙道临也十分喜爱朗诵,他有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一本翻得十分破旧的绿皮《新华字典》,凡是遇到拿不准的汉字读音都会打开字典翻查。“我每次看见他拿这本字典,总要笑着调侃他:老爷子,这本字典过时啦!还是1968年出版的呢!道临老师却总是很认真地说:我只认这本字典,因为翻熟了。”热爱朗诵的他即使在晚年记忆力极度衰退时,总还会欣然表演自己的拿手之作—《琵琶行》。
(二)
“孙老师虽然平时没有和我们有许多接触,但他每次看见我们都是很热情的。我们非常崇敬他。”孙老的邻居章老伯向记者回忆道。
退休之后,孙道临花了很多时间整理了自己从青年时代起创作的大量诗歌、散文。对于热爱他的观众们,孙道临感激不已。
“他常常和我说,正因为自己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喜爱,所以更应该洁身自好,不能参与商业广告,破坏了观众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曹雷老师随即回忆起孙道临老人晚年一件颇受争议却又颇见性格的往事。
2003年11月15日,孙道临、童自荣、曹雷等13位艺术家参加了某医药公司举办的观众见面会,事后,该公司将这次见面会的情况和图片登在了各大媒体的广告栏上。孙道临对此非常气愤,并要求对方道歉。几次调解不成之后,老人只得在2005年向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提起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