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三语文
易优作文网——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20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美的导师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20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美的导师
席慕容
孩子们的幼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你可以在上面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你也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透过这团野火,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多彩,更有生命力。孩子是你的,虽然他往后的岁月要靠他自己,但是,在这最初的几年,在他依偎在你身旁的这几年,他完全要靠你。靠你供给他所有的经验、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有关美的记忆。
让我们来做他的“美的导师”。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我们先从最容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多带他们接近大自然。
观察儿童画,我们可以发现,越年幼的孩子,对自然界的向往越大。他们作画的题材虽然以小我为中心,但是,每一张图上,总不会忘记加上一个太阳公公、一座山或者一朵小花。

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view_17.html>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创作的泉源,孩子们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幼年时一切的记忆都会深深地留在心中。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苦心和你的努力绝对不会白费的。
至于如何培养这种接触呢?我想,从婴儿能够出户接受日光浴时便可开始了。假如家居在乡下,或者近郊,那比较没有问题,但是假如家居在闹市里,做母亲的就要稍微辛苦一点了。
有一位女作家,在孩子幼时,因为家居在植物园附近,她常常带着孩子去散步。在散步时,总会教年幼的孩子辨认一两样植物,除了辨认名称以外,还仔细观察花、叶、枝的不同。孩子长大以后,母亲逝世了,这个孩子在追念母亲的文字之中承认:虽然和母亲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但是最难忘的,仍然是幼年时在植物园中的散步。
易优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批改、易优作文点评 <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试想一下,一个年轻的母亲,牵着幼儿稚嫩的小手,在绿荫深处漫步,这个行动的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母亲从其中也能得到很大的快乐,更何况幼小的敏感的心灵呢?
也许有些母亲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没有时间,第二家不住在植物园附近,第三散步是需要闲情逸致的,生活这样紧张,工作这样繁重,哪能天天带孩子散步。给他们吃,给他们穿,就已经很费力了。
《中国母亲的书》的作者张天麟先生,说了句很发人深省的话:
——中国不患物贫而患心穷。
“心穷”!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中国人很爱贴标语:“现在的儿童,就是将来的栋梁”。“儿童是民族的幼苗”。每个成人都会点头称是,并且也深信不疑。但是,却没有人,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儿童的心灵的充实。没有灌溉的幼苗会长得好吗?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其实,儿童所需求的,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使他们满足。就像一天工作完毕后,父母可以带孩子们在家居的附近散一下步,在阳台上浇一下花。也许一天只要十分钟,假如不能天天实行的话,哪怕一个星期两次,一次也行。让孩子们和你一起观察这个世界,让大自然走进他们心中。
孩子们会知道感激的。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
注:席慕容,台湾当代著名女诗人,画家。
16.“中国不患物贫而患心穷。”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为什么说多带孩子接近大自然是做其“美的导师”的最容易、最直接的方法和途径?(4分)



18.作者针对许多父母借口紧张繁忙而忽视对孩子美的教育,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读了本文,你对文中所论述的话题有何见解?请简要回答。(6分)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教育宜从幼年开始,美的教育也不例外。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真诚、质朴,丰富的内心世界,显示出作者的美好修养和对教育的独到见解。
B.文章用较多的篇幅阐述了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父母,不能对孩于放任自流,而要加强家庭教育,促使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
C.如果美育开始得早,引导得法,孩子一生都会因此而收益无穷。说得窄一点,这是一种品位的养成教育;说得宽一些,这其实就是整个人格的养成教育。
D.文章意在告诉所有的年轻父母,要学会用温和,从容的态度,牵着孩子的手,从幼年开始就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存在,因而终生与美同行。
E.作者以诗人的敏感心灵和画家的审美眼光,夹叙夹议,用语华美,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文章写得如诗如画。文中诚恳的态度、热切的忠告,一定会打动无数父母的心。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答案及解析:
16.(4分) 中国不担心物质的缺少而担心精神的匮乏,因此要多多充实儿童的心灵,多多灌溉这些幼苗。
  (仅解释字面的意思,给2分。)
17.(4分)
①越年幼的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越大;②年幼的孩子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幼年时一切的记忆都会深深地留在心中。 (每点2分)
18.(6分)
第一问:①作者引用张天麟的话,告诫父母们,不去关注“心灵的充实”,孩子就会如同“没有灌溉的幼苗”,不会生长(2分)。②作者认为,与自然亲近不在时间长短,也不拘具体的形式(1分);这种付出或许短时间并不能看出效果,但可以确信总有一天这种苦心和努力会有回报的(1分)。
  第二问:本题答案不惟一。扣住文中所论的话题,针对教育问题发表感想,言之成理即可。(2分)
19.(4分)答案:B  E
  B项:本文重点在于给父母们提出建议,怎样做孩子的“美的导师”。E项:“如诗如画”“语言华美”说得不对,本文如同与人促膝谈心,娓娓说来,朴实无华;也没有夸张的修辞手法。)(每答对一项给2分)

《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题(220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添加时间:2024-11-23;更新时间:2025-05-15



    2024-11-23-39020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