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价值》阅读答案
张岱年
从前经常称道的真、善、美,都既有功用价值,也有内在价值。
“真”的价值即是正确的认识的价值。“真”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真知有益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例如,自然科学知识和以科学为依据的技术,都是重要生产力,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具有功用价值。二是也有一些真的知识,虽并无直接用处,与生产技术没有直接联系,但如其是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也就有一定的内在价值。真知是对无知、浅知而言,克服了无知,超越了浅知,即具有高度的价值。中国古代对于知识采取了狭隘的实用主义态度,如荀子说:“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于是自然科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历史教训是值得记取的。
“善”是道德的价值。道德也是既有功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一方面,道德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设立的。荀子有见于此,认为:“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这就是说,道德是为了社会生活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在历史上,不同的阶级都从其实际的阶级利益而引出道德,这表现了道德的功用价值。另一方面,道德又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灵的主要特征,人们实行道德,不是为了追求实际利益,而是为了保持人的尊严。南北朝时人刘孝标在《辨命论》中说:“善人为善,焉有息哉?……修道德、习仁义、敦孝悌、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踏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这就是说,道德不是手段,而是确定的目的这是道德的内在价值。
“美”是艺术的价值,而人类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美的模仿,美亦既有功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美可以作为娱乐的手段,这是美的功用价值:美能陶冶人的性情,这是美的内在价值。美不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美的风景、美的音乐、美的绘画,寒不能当衣,饥不能当食。所以《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墨子主张“非乐”。然而美可以将人引入高尚的精神境界。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如果饱食暖衣之后接受美育,便可以有高尚的情趣而远于禽兽了。这是美的内在价值
真、善、美都是人所追求的。如果一切价值者只是功用价值,则一切事物都只是满足需要工具。事实上,人类生活之中,除了许多天然的和人造的工具之外,还有一些事物为人类所追求。工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使用的。人生之所求不仅是新的工具,而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真、善、美就是人类在生活上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6.下列关丁“真善美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的价值既体现在生活的直接用处,又体现在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的认识之中。
B.“善”的价值既体现在道德标准的确立上,又体现在个人对道德标准的选择中。
C.“美”的价值在于娱乐生活,陶冶人性,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追求。
D.“真善美”的功用价值在于它是工具,内在价值在于它是目的,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