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清江道中 廖行之阅读理解及答案

清江道中 廖行之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800字

清江道中 廖行之阅读理解及答案


清江道中

廖行之

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山花供酒狂。

半载飞蓬成底事,几钩新月误相望。

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

【注】 奚囊:诗囊。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14.诗中的“春愁”具体指什么愁?首句是怎样写“愁”的?这样写有何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尾联为何写“杜宇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14.“春愁”指漂泊之愁、思乡之愁。(2分)写“愁”有体积,可以用斛计量,(1分)这样写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形象。(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通过分析诗句,全诗写诗人羁旅在外,思乡的愁苦。从诗题“清江道中”,诗句“客里”“半载飞蓬”可以看出诗人羁旅在外的漂泊之苦,是对“春愁(春天的愁苦)”的最好解释。从诗句“几钩新月误相望”“入异乡”可以看出诗人思乡的浓重之愁。诗歌首句“客里春愁万斛量”将“愁”赋予体积,化抽象为具体,凸显诗人的愁苦,极似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类试题注意从诗句手法及其效果作答。

15.杜宇即子规,叫声哀怨动人,酷似人言“不如归去”。(2分)用子规的叫声烘托自己入宿异乡的心境,(2分)以渲染凄苦悲凉的气氛,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2分)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杜宇”即子规,此鸟又叫布谷,春末夏初,农民播种时出现,叫声凄苦,好似人言“不如归去”,所以诗歌中多用来渲染凄冷氛围,表达孤寂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漂泊之苦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诗歌开篇即点出“春愁”二字。“春愁”在这里指乡愁。“客里春愁万斛量”写作者身在异乡,又兼春季,思乡愁苦难以排遣,“万斛”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愁之多。这里将诗人愁苦的抽象情感,化为具象的事物,且用夸张手法加以修饰,增添了诗歌的形象美。“随身抖擞一奚囊”既是对前句的解说,又是诗人才情的抒发。中间两联写游子思乡的梦和漂泊之苦,为下文抒思乡之情蓄势。尾联写游子的苦,诉说不尽。杜宇即杜鹃,又称子规、布谷,叫声凄苦,好似人言“不如归去”之声。此意象原本就有思乡之意,作者回望前半生,感慨时光飞逝,梦中梦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异乡”指梦境,在杜鹃声中进入梦境,希望减轻流落的愁苦,不料梦中也尽是诗人的思乡愁苦,从而将诗歌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清江道中 廖行之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5-06



    2024-09-23-26810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