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共8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①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镉大米”也因此潜入人们的生活,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②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量,镉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主要是肾脏和骨骼。目前,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③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相比与日本的0.4毫克,还要更严格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也超过了WHO的“安全线”。如果只吃)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根据文章内容,文章先列出文章的说明对象“镉大米”,然后说明镉大米的危害,最后说明解决问题的的方法。这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答案:逻辑顺序
15. ()第③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0、500、0.1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加点词“可能”能否去掉?请简述理由。(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有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
答案:不能去掉。“可能”表猜测、推断,是说其他食物和水也许含有镉,并不完全肯定。如果去掉,就表示一定含有镉,与客观事实不符,“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 ()镉元素对人体危害很大,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预防镉污染。(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文章通过镉大米说明了镉对人体的危害,这类说明文在说明一种问题时,往往会提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据课文提出合理的建议作为答案就行。本文就是在第⑤段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措施。把这几点措施,分条整理即可。
答案:①治理工业污染;②是广泛严格地检测食物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③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④补充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