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九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一起做“读书种子” 阅读理解及答案(河南中考试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阅读理解及答案(河南中考试题)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500字

一起做“读书种子” 阅读理解及答案(河南中考试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易优作文 搜集整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易优作文 搜集整理)

作者:向贤彪。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1.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3.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一起做“读书种子” 阅读理解及答案(河南中考试题)》添加时间:2024-09-19;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19-19494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