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说明方法题型

(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说明方法题型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00字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说明方法题型

  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⒈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答案:第一句是中心句,后两句解说第一句,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⒉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答案:不可。删去“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删去“自然”,“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易与社会的敌人混淆;删去“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因为自然界还有一些“敌人”是“最顽强”的。
  ⒊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举例解说第一段。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⒋“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答案:文化。
  ⒌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答案:不能。因为不但侵入了,而且占领了。
  ⒍“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答案:表示“勉强算得上”,不可删去。
  ⒎“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答案:不可,因为榆林城并没有被风沙占领,只是受到袭击。
  ⒏“乾隆年间”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
  ⒐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⒑发散性思维测验:地中海沿岸和榆林地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请尽量多找出几条。答案:一个是外国,一个是中国;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地;一个是“两三千年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个是乾隆以来的近现代;前者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后者的沙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
  总结:沙漠化的例子很多,但作者选这两个,是考虑到以上种种代表性,极具匠心。由以上几题可看出,本文语言十分准确严密。

——(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说明方法题型,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说明方法题型》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470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