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战国策典故

(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战国策典故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00字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战国策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秦欲攻周
  秦欲攻周,周最谓秦王曰:“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罢秦,故劝王攻周。秦与天下俱罢,则令不横行于周矣。”
  ○宫他谓周君
  宫他谓周君曰:“宛恃秦而轻晋,秦饥而宛亡;郑恃魏而轻韩,魏攻蔡而郑亡;邾、莒亡于齐;陈、蔡亡于楚,此皆恃援国而亲近敌也。今君恃韩、魏而亲秦,国恐伤矣。君不如使周最阴合于赵以备秦,则不毁。”
  ○谓齐王
  谓齐王曰:“王何不以地赍周最以为太子也。”齐王令司马悍以赂进周最于周。左尚谓司马悍曰:“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绝于周也。公不如谓周君曰“何欲置?令人微告悍,悍请令王进之以地。””左尚以此得事。
  ○三国攻秦反
  三国攻秦反,西周恐魏之藉道也。为西周谓魏王曰:“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国也,彼且攻王之聚以利秦。”魏王惧,令军设舍速东。
  ○犀武败
  犀武败,周使周足之秦。或谓周足曰:“何不谓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恶。主君之臣又秦重而欲相者,且恶臣于秦,而臣为不能使矣。臣愿免而行,君因相之。彼得相,不恶周于秦矣。”君重秦,故使相往;行而免,且轻秦也,公必不免。公言是而行,交善于秦,且公之成事也;交恶于秦,不善于公且诛矣。
  总结: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现出的典故之书存在上述问题最主要是对语典缺乏认识。划清语典与成语、引语、普通语词之间的界限是至关重要的。辞书关于语典的释文即“引用”“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必须再加上一层限定,这个限定就是“离开源出语言环境即无法理解”。

——(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战国策典故,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阅读技巧)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战国策典故》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471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