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②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③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④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 ①锻炼:打铁。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答案 B
解析 信息源在第三段:“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这两句的大意是用过眼云烟比喻喜爱的书画被人取走后也就不再想念了。因此,“去”解释为“归去”不当,应解释为“离开”,引申为“消失”。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 C项第一个“为”作介词用,表被动关系,可译为“被”;第二个“为”作介词用,可译为“替”。
解析 A.介词,“因为”;B.连词,表转折关系;D.助词,无实意,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答案 C
解析 C项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