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作文 > 中考作文
易优作文网——高分作文演练第3招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正反交错

高分作文演练第3招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正反交错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700字

高分作文演练第3招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正反交错



  

【招数透视】
  正反交错是指构思布局文章时,把正反对立的人、事、物、景等作对比表述,通过材料的正反对比来揭示文章主旨。可以说它既涉及思维的多向性——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又涉及材料的安排。
  先说材料的安排。“事物常常是在正与反的对比中显现其特点和意义”(列宁语)的,因此,我们在作文时可采用正反交错的方式来安排材料。
  就记叙文而言,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描写人物,表现主题。鲁迅的《一件小事》就用了三组对比:“国家大事”与“一件小事”对比;“背不上半句的‘子日诗云”’与“一件小事”对比;“人力车夫”与“我”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一件小事”的重大意义和“人力车夫”的高大形象。
  就议论文而言,可采用正反交错的方法来多角度构思,从而优选最佳角度;可采用正反交错的方法来对比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在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时,就讲到有的同志以为技术工作微不足道,见异思迁。这一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正反对比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横向对比:鲁迅的《藤野先生》把“清国留学生”同藤野先生对比,把日本学生的歧见与藤野先生的友好对比,很好地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茅盾《白杨礼赞》对白杨的赞美和对楠木的鄙弃,表现了作者对代表民族精神的北方抗日军民的颂扬。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将“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的乡邻与“而吾以捕蛇独存”的“我”对比,深刻地表现了“苛政猛于虎”的主题。
  纵向对比:以鲁迅的作品《故乡》为例。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早年的杨二嫂和中年的杨二嫂的对比,少时“我”与闰土无拘束的交往和此时彼此之间似有厚墙壁而导致的诸多礼节的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农村经济的破产给农民带来的灾难,鲜明地表现了严酷的现实给闰土式的农民精神上带来的戕害。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后受到其岳父的不同待遇,充分表现了庸俗的小市民作风,也难怪科举对读书人有如此大的诱惑力,让人对范进的遭遇产生十分的同情。
  正反材料交错地放置在一起,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其一,要注意材料的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比较是不能成立的。纵向比较必须是同一事物,横向比较的事物本质上应有相似点和相同点,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
  其二,正反对比的思维应贯穿始终,无论选题立意,抑或材料语言。
  其三,应作多方面的比较,把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联系起来,否则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
  

【高分作文示例一】
  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
  北方的雨,下得豪

《高分作文演练第3招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正反交错》添加时间:2024-09-15;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15-4388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