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绣绷在窗下泛着温润的光,蚕丝线在竹架间穿梭,像月光织成的瀑布。当她把银针塞进我颤抖的手里时,窗外的玉兰正落下第一片花瓣。"绣一朵玉兰,要耐得住性子。" 她说。第一针就扎歪了,丝线在素绢上扭成难看的疙瘩。我咬着嘴唇拆线,针尖刺破指尖的瞬间,血珠滴在绢面上,像朵微型的红梅。祖母用绒布轻轻擦拭:"苏绣的劈丝要分七十二股,急不得。"窗外的玉兰花开了又谢,我的绣绷上终于有了雏形。每当阳光穿过窗棂照在绢面上,那些细密的针脚就泛起银光。有次深夜赶工,台灯把影子投在墙上,竟像看见祖母年轻时绣花的模样。当最后一针收线时,玉兰花瓣的边缘微微卷曲,仿佛能闻到清香。祖母戴上老花镜端详许久,在背面盖下她的印章。我忽然发现,指尖的茧子与她的如此相似,那些重复的穿针引线,早已把耐心缝进了光阴里。如今那幅玉兰挂在书房,针脚在灯光下忽明忽暗。每次看见它,就想起那个教会我等待的春天,原来成长就像苏绣,需要一针一线的坚持。
全国优秀作文大全 易优作文网 wWw.Euzw.nEt
(易优作文点评:标题将苏绣与时光结合,富有文化韵味。以学绣过程为线索,融入苏州非遗元素,立意深刻。细节描写生动,"针尖刺血"" 针脚泛光 " 等画面感强。情感真挚,体现匠心传承与成长感悟。缺点是结构稍显平铺直叙。建议增加学绣过程中的心理波动,使成长弧线更清晰。—— 苏州易优中考作文点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