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中频道为广大朋友编辑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大全
生字词读音: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
解词:
1月色入户: 门
2欣然起行: 高兴地
3念无与乐者: 考虑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的人。
4遂至承天寺: 于是
5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6庭下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
7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8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课文理解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
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叙事:1夜深人静,解衣欲睡
2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3与张怀民,步于中庭
写景:特点:空灵、皎洁
内容:月色——(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积水空明 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竹柏——(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藻荇交横 语句:藻荇交横竹柏影
抒情:特点:潇洒、达观 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内容: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乐观
1)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月色——(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积水空明竹柏——(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藻荇交横)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比喻 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