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易优作文培训,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文学文体常识”,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
(一)诗歌
一条线索:
诗经——(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楚辞——(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汉赋——(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乐府——(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六朝五言诗——(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唐诗——(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宋词——(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元曲
两大传统:
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
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
汉代以赋闻世。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代表作家、作品:
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扬雄:《长扬赋》《羽猎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诗歌以五、七言为主,间以杂言。诗题有“歌、行、引、曲、吟”。同时,有诗就有歌,在当时都有曲谱可以传唱。一直到唐代,诗与歌才算真正分开,撇开音乐注重社会内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变乐府为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这两首诗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大家熟悉的《敕勒歌》《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