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指导
易优作文网——借代手法具体用法分析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借代手法具体用法分析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语文 知识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借代手法具体用法分析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关于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各类文章中的论述已经颇为详尽。一般来说,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使文章简洁精练,可以使文章语言富有变化和有幽默感……实际上,古典诗词里的借代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作用。
  一、巧用借代,避免重复用字
  李白《送羽林陶将军》中有“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一句。龙泉在古代常常被借代指宝剑。《送羽林陶将军》中,因为前面已用过“剑”字,故而后面才用龙泉代之;否则,一句中出现两个“剑”字——(易优作文,专注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拔“剑”舞“剑”,不但会造成用词的重复,还会破坏这首诗的韵律。这首诗是一首三韵小律,押“先”韵,“剑”不合此韵,“泉”则在此韵之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一句。“远芳”,即远处的芳草;“晴翠”,是沐浴在阳光下更加翠绿的青草。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如果两句都用芳草、绿草之类的词语描绘,显然会违背诗词不宜重复用字的审美规律。因此,诗人才用“远芳”和“晴翠”两个不同的词语借指草。这真是匠心独运之笔!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芳菲”,本是花的香味,此处借代为花,从而避免了与下一句中出现的“花”重复,使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如果不用借代,而是写成类似“人间四月花开尽”之类的句子,则不但犯了重字之忌,还会弄得全诗索然寡味。
  二、巧用借代,严守诗词格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左牵黄,右擎苍”之句。词中的“黄”和“苍”本来是分别指黄犬和苍鹰的颜色,这里是用“黄”代指黄犬,用“苍”代指苍鹰。显然,词句如果不用借代,而是将其写成“左牵黄犬,右擎苍鹰”之类的句子,不仅大煞风景,还严重违背了词牌的要求。因为,“江城子”这个词牌要求所填之词第二句和第三句必须都是三个字,而且平仄排列必须是“仄平平,仄平平”,显然“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的写法根本不合格律要求。写成“左牵犬,右擎鹰”又会如何呢?显然,这样写虽然没有破坏词牌对字数的要求,但根本不合押韵的规则。因此,无论从表达手段还是从韵律要求角度看,以上两种假设都不如以颜色借代进行表述来得更妙。此外,以“黄”和“苍”入词,还直接给黄犬和苍鹰这两个意象着上了鲜明的色彩,进而突出了其形象特征,使整首词更加有了意境美。毋庸置疑,苏轼借“黄”代“犬”,借“苍”代“鹰”,不仅严守了词的格律,而且还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了。“左牵黄,右擎苍”真可谓不可多得的神来之笔。
  三、巧用借代,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白居易在《长恨歌》 里为什么不直接写唐明皇好色而是要借“汉皇”言之呢?这是因为李隆基是诗人的前朝皇帝,其不能违背“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古训。古诗中,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杜甫在《兵车行》中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

《借代手法具体用法分析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添加时间:2024-09-28;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28-240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