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指导 > 高考作文指导
网页转word

写作指导10:二元思辨性作文“抑与扬”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600字

2024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10: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二元思辨性作文“抑与扬”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

-备战202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真题回放 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优秀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60分

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view_17.html>苏州小升初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抑”是“向下压,压制”,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往上升,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人生有抑扬,自然万物有抑扬,社会百态有抑扬。抑扬有致,方能有音乐的和谐,文章的张弛抑扬交替,方能有自然、社会的丰富多彩,人应该向自然学习,学会处理抑扬,面对抑扬。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关于“抑扬”,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呢?请围绕“抑与扬”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审题提示】
  这是一个关系型的二元思辨性的话题作文,首先要理解“抑”与“扬”的含义,作文第段实际上已经有所交代。问题是这种阐释对考生而言是抽象的。考生必须把它具化:把道理与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感受和体验”“感悟和见解”联系起来。这是作文立意的核心所在。比如,社会要和谐发展,总是要惩恶扬善,总是要打击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自然界花开花落,春荣冬枯,丽日晴空与雨雪靠霏,无不渗透着某种“抑扬”哲学:人生也是一样,有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有情志受挫的时候,对学生而言: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要求学校的规定很多情况下是“抑制”性的,也会与内心里张扬个性的愿望发生矛盾,所以人生就是正确处理抑扬面对抑扬的过程。从健康的角度将人不能长时间处于被压抑被抑制的状态,也不能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高潮状态,而应该张弛有度,抑扬有律。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范文展示】

抑与扬

生命是一曲协奏曲,铿锵有力的高低音符婉转回的强弱旋律,奏出一季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绚烂。

抑与扬,如左右手,双手合拍,便是生命响亮清脆的击掌。人于世,在抑与扬中徘徊着前行,有抑的铺垫,加之扬的鼓舞,而在抑与扬的洗礼中面对生活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抑与扬,憨实了人生的厚重,也谱写了国家兴衰。

坚忍。抑是扬的铺路石。

没有人永远面对“潮平两岸阔”的风平浪静,也没有人终生郁郁寡欢,抑郁失望。或者成者自有成者的艰辛低迷,败者至少有败者的坚强微笑。海伦

凯特是在无数个黑夜独自窥看压抑的心灵。命运将她弃于深渊,她却勇敢地在抑的迷途中找寻扬的出口,终于享誉世界。苦难是辉煌前的铺垫,失败是成功前奏。抑不是遮天蔽日的阴霾,而是迎接扬的风雨,哪怕风雨再猛烈,心灵再悲苦,也要坚忍向前,因于抑始终有扬立于身后。保持着这一信念,于是古有卧薪尝胆的勾践,孙子膑脚

:

而著《兵法》,今有鲁迅的呐喊人生,史铁生的震撼灵魂。于人为斯,而国何尝不若

?

中国曾经迷惘过,那时的抑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无情打击,是思想的曲折偏差,是黄土地上群群瘦弱的脊梁,然而这种抑是暂时的,只要坚强的面对,而今的繁荣昌盛是慷慨激昂的扬,十七大的和谐局面是政通人和的扬,人民欣慰温暖的心是幸福安康的扬。

骄逸,扬是抑的导火索。

得意忘形时往往忘记警惕,松懈戒备。虚荣心沉浸在歆羡的目光,簇拥的鲜花,溢美的称赞里就怠慢了思考与冷静,于是,扬可能是县花一-现,抑也将在促不及防时当头一捧,那种人从高峰跌落的失重感又是生命的一道鲜明的曲痕。而这种人为的挫败远比客观的艰难更加折磨人心。从商纣到秦二世,从隋炀帝到唐玄宗他们个人的从扬转抑,让一个王朝当了陪葬品。历史兴衰于是交替,扬抑转换互变,生生不息。

镇定,抑与扬才丰满了生命的羽翼,人不可奢望至始至终,扬眉吐气,国不可祈求长年累月太平安康,抑可让生命在沧桑中富有深蕴,可让国家的历史篇章更加伟岸。

抑与扬,生命在抑扬顿挫中敲出叮咚与意蕴,有抑必有扬,有扬也需抑,双手合十,一片灿烂,满章辉煌

。

评语

:

很好的揭示了概念间的转化关系,含有哲理,令人信服。言简意

抑与扬

曾听过肖邦的《大海》,由低沉混浊的低音区层层铺垫后,音调沿着繁复的音阶登上高音区,手指与锃亮的黑白键充满激情的碰撞,撞出了最强音,进行短暂的浪尖上的舞蹈后,音调沿着变化的和弦由强渐弱的回到低音区,为下一轮的潮涌蓄势。抑扬交错,或先抑后扬,扬起的是大海浪尖上最惊艳的水花;或先扬后抑,暂时抑住内心的澎湃,只剩平静的回味与反思。

生活如歌,也是一首抑扬起伏的乐曲。生活的乐曲,抑中有扬。

汉武帝的淫威抑住了司马迁健全的体魄,却止不住他扬起的令世人惊叹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东晋酸腐的官场风气抑住了陶翁的衣食富贵,却抑不住他扬起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精神富足。穷且益艰,不坠青云之志。受“抑”之时,不悲观绝望,不懊恼气馁。抑,是祸,也可以是福。你若视它与自己如五指山与孙悟空,它便真如泰山压顶,绝不饶你动弹;你若视它如背包中适当重的沙袋,你就会咬牙坚持,化抑力为动力,登上生命的新高度。

生活如歌,也是一首抑扬起伏的乐曲。生活的乐曲,扬中有抑。

人生之路不是平坦的大道,学生会遭遇成绩不理想;古人,会经历仕途的大风大浪。当你从人生的某一个制高点俯冲到谷底——晕眩?失去判断?抑或冷静,乐观等待。东坡与弟弟苏辙都曾在宋代位高权重之列,后来东坡屡次被贬,期间的落差可想而知。他却豪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如东坡,将扬与抑之间的落差压缩到最小。

抑扬是相对的,他们往往并存。在我国竞技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力的上扬,同时,道德与文化素质的下滑也让人忧心忡忡。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听过多少《弟子规》、五常的教导,他们听流行音乐,只需尽力考一个好分数。幸而人们已逐渐一世到问题所在,重读《论语》的热潮掀起;高中新课标也向着更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方向进行了改革。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抑扬有时。啜一口清淡的绿茶,闲看窗外云卷云舒。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不要怨天尤人。做足自己,展现生命在抑扬之间的张力。

点评

:

较好地解释了概念间关系

,

言简意赅。(54分)

抑与扬

人生如文。文法中有一种是先抑后扬,那抑,是故事高潮的序幕,是情节亮点的前奏。

人生如河。河流中的流水时或平静,时或欢闹。而平静之时,是河流的“抑”,是在为下次撞击出最美好的的浪花积蓄力量。

人生的“抑”,是迈向“扬”

——

人生巅峰的步步阶梯。

倘若没有宫刑之“抑”,又何来司马迁铸就史家千古绝唱之“扬?倘若没有过去的八次落榜之抑,又何来归有光发愤攻读终写成《震川文集》之“扬”?倘若没有前时的四次失败之抑,又何来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

“抑”总是在为“扬”作好着铺垫。在抑郁中,我们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在抑郁中,邓小平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之路,终在自己掌握命运时,主张改革开放,引领中国迈向富强。在抑郁中,我们收集了更为丰富的人生财富,李时珍正是

为有了不断的落榜,才尽其一生,走遍长江、黄河流域,亲自采摘药品,品尝,总结。并不辞辛苦,向各地区询问各病良方,凭借不畏辛劳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部医学巨著《本草纲目》。铺垫了我们的思考,人生的经验,不懈的精神,当我们到达巅峰时,才能更为自信地舞动人生。

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没有“抑”的铺垫直接进入巅峰的人生更是不踏实的。

没有抑郁中的一步一个脚印,而一步登天,我们就会像走钢丝的小人儿,随风摆动,惟恐落下,舞不出最为动人的篇章。王安石笔下的仲永,天资聪颖,未经磨难就已到达高峰,受众人仰慕。但这高山没有坚固的基石,最终自傲地他只会从山顶重重地摔下,“泯然众人矣”。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小型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后又如“破竹”般纷纷倒下,究其原因,只是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未曾有“抑”的铺垫,无法在巅峰持久矗立。

高三的学生,正在这种“抑”中打铺着明日的基石。或松散,或扎实,为的是拨开头顶的乌云,迎接上方的金色阳光,迎接我们人生篇章的激荡飞扬。

苦难铺垫着成功,“抑“则铺垫着通向“扬”的道路,夯实着“扬”的基础。有抑方有扬的潇洒,有抑才能激扬出人生最耀眼的浪花。

评语:

紧扣生活实际分析概念间关系,说理具体,内容充实,说服力强。

抑扬的旋律

所有的生命都是--首跌宕起伏的华美乐章。有的是古典音乐,平平仄仄仄仄平

有的是流行乐曲,高潮低谷并肩行

有的是纯音乐,平缓急促动人心。

抑扬有致,绘尽自然之景。蝉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度过10年,抑制内心的浮躁,修身养性,一朝蜕去压抑,将生命放飞,在枝头上扬起属于自己的声音。是的,蛰伏是抑,飞扬是扬

花谢是抑,花开是扬

收翅是抑,鼓翼是扬

夕阳是抑,朝阳是扬。万类霜天

,

抑扬无处不在

,

与抑扬同行,是芸芸众生的金科玉律。抑,修炼的是"内功”

扬,彰显的是个性。

抑扬之间,尝尽人生百味。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

古代无数圣贤告诉我们,抑,是一种心境,韬光养晦

,

是一种爆发

,

问鼎理想。低谷是抑,高峰是扬

退守是抑,进攻是扬

沉默是抑

,

爆发是扬。抑扬之间,生活更加有韵味。

抑扬顿挫,写尽历史沧桑。舜禹克己爱人,首创淳朴民风,启始创夏

,

夏桀暴虐,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幽王峰火戏诸侯。自西周后,便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皇汉武。历史在不断地向前推进,期间有抑有扬,但抑过之后

,

必定有扬。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两晋南北朝验证了这一结论。分

,

合,实也是

种抑扬。从隋至清

,

既有开元盛世的扬也有玉环自缢的抑

既有郑和七下西洋的扬,也有闭关锁国的抑。历史就在抑扬顿挫地发展。

抑是为了更好地扬,抑会使我们意识到缺陷与不足

,

后奋发

,

扬起属于自己的风帆。扬挝之后必定有抑,在进步中我们会继续受抑,进而又扬,完善自己。虽人无完人,但抑扬之间我们可以做更好。

没有一直的抑,也没有永久的扬。抑扬相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抑并不意味失败,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扬并不意味着成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人生有抑有扬

,

抑扬之间意境深远,抑抑扬扬,精彩人生。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词典对“抑扬”有如下释义:

音调有节奏地或高或低。抑扬中散曲,漂泊孝廉船。——温庭筠《感旧陈诗》

浮沉,进退。指处世态度。进退屈伸,与时抑扬。——张衡《南都赋》

褒贬,指对人的评议。外相抑扬,内相附会。——《北史甄琛传》

文气起伏。辞旨抑扬,悲而不伤——葛洪《西京杂记》

由此可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人生有抑扬,社会百态有抑扬,自然万物有抑扬。因为抑扬有致,方能有音乐的和谐,文章的张弛;因为抑扬交替,方能有自然、社会的丰富多彩;人应该向自然学习,学会处理抑扬,面对抑扬。

关于“抑扬”,你有什么经历和见闻

?

有什么感悟和见解

?

请围绕“抑扬”构思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点拨】

审题上,

首先要注重这是一道二元思辨性的作文,要把握住抑与扬的关系,即是对立关系,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抑与扬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这一点,考生尤其要注重。

词典上对“抑扬”的四种解释,以及后面所附的例句,其实就是很好的写作提示。也就是说,你可以介绍音乐的抑扬之美,也可以带领读者欣赏文学的抑扬之美,既可以描述生活中对人对事物的褒贬评论,也可以观察总结人生得意失意进退的处事方式。只要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为以上立意寻找证据并不难,也就是说“写什么”容易把握,人人有话说。写好此文,关键在于“如何写”,应该在布局谋篇上多动脑筋。如写议论文,应该是生活的铁证如山,再加上旁征博引。如写记叙文,应该展示如在目前的细节,最好还能巧妙运用扬抑、衬托、对比、烘托等技巧。

【素材积累】

1、爱迪生的心态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试了上万种材料,都失败了。许多人都在嘲讽他说:“你这个疯子,快点放弃你那些什么发明吧!你做了这么多次试验,都失败了。说明你根本就不是那块料。”爱迪生反驳道:“我试了上万种材料做灯丝都不合适,这在你们眼里可能是失败,可在我眼里,这也是成功。至少,我证明了它们都不合适!”

温馨提示:如果你不幸遭遇失败,请想想爱迪生的话。

2、夏衍的忠告

夏衍曾对跟他学戏剧的几个学生说过:“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温馨提示:如果你不幸出生在偏远山区、贫穷人家,请想想夏衍的教导。

3、物极必反

《文子》有言:“物盛则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终则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多问博辩守以俭,武力勇毅守以畏,富贵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盛阶段就会朝衰弱方向转化,好比太阳到了中天就会偏移,月盈而圆之后就会损缺,高兴到了极点就会产生悲伤。所以,虽然有聪明才智,却用愚昧来守持;虽然多闻善辩,却用俭朴来守持;虽然孔武勇毅、却用畏惧来守持;虽然富贵广裕,却用狭陋来守持;虽然德行昭著,却用谦让来守持。

温馨提示:如果处在失意之中,请告诉自己莫自卑;如果处在得意之中,请告诉自己莫忘形。

4、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选自《淮南子》)

温馨提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请坦然面对成败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失败是块石

巴尔扎克曾说过:困难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它是一块绊脚石,使你却步不前;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温馨提示: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想做孬种还是好汉?

【范文展示】

巧用抑扬,逗你没商量

高人说话写文章,常常巧用抑扬。或者先把你捧上天,再把你重重地摔下来,欲擒故纵;或者先是逶迤而远远引来,颇有银河直下之突如其来之声势,而后猛然峰回路转。

有这样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来蟠桃献寿星。”这样的祝寿诗,一开始就抓住读者一颗心。读者的思路就如荡秋千,不由得随之上下,随之跌宕起伏。先疑惑,再豁然,及至欣然;上了当,也只好莞尔甚至大笑。

“你勤劳得像蜜蜂,漂亮得像蝴蝶,忠诚得像小狗,乖巧得像小猫,憨厚得像老牛,威猛得像老虎,怪不得别人都叫你……禽兽!”

先是用生动形象地比喻,板着手指历数对方的优点,给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理解上的惯性:赞美对方。谁料结尾语意急速突降,抛出捉弄人的“禽兽”作为结论。这一降,抖开了包袱,令人捧腹。

又如:“上帝给了我一个宝瓶,我想什么,它就变什么。今天我想了你一次,它就变出一个你。我止不住地想,它就止不住的变。最后,满屋子都是你。于是,我就愁呀:这么多的小猪,叫我怎么喂呀?”

再如:“那天在街上遇见你,你多么引人注目,瓜子形的脸蛋,魔鬼的身材,前卫的衣着,你那楚楚可怜的双眼注视着我,让我不知所措——别跟过来学习的态度作文,乞丐!”

前半部分预设条件,让人无限遐想,也许是一位美女;可结果一转,却是乞丐,看似突兀,但仔细品味却精妙无比。

情人节前夕,阿呆收到一条匿名短信,短信者这样写着:“不是每一朵花都能代表爱情,但玫瑰做到了;不是每一种树都能耐住干渴,但白杨做到了”,看得阿呆是心花怒放。等到再看时,却发现结尾赫然写着:“不是每个白痴都会看短信,但是你做到了,恭喜!”不禁晕倒。

逗你没商量,并不都是先扬后抑,也有先抑后扬的。今年春节,我就收到这样一条恐怖短信:“你现在在哪?有个事告诉你,你一定要冷静,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从昨天开始,有一帮家伙到处在找你,还说逮住你就绝不放过你。”让我读出一身冷汗,但接着读,我就读出了欢喜。你想知道结尾吗?结尾是:“他们一个叫财富,一个叫健康,领头那个,叫幸福。”

由此看见,文似看山不喜平,话有抑扬趣味多。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扬抑一把?让同学和朋友也来领教领教你的风趣。

【名师点评】

鲜活、风趣是本文最大的看点。顺手拈来的歌谣、短信,让人捧腹。对歌谣、短信运用抑扬手法的分析点评恰到好处。文章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层次明确。

抑扬是什么?很看成岭侧成峰。在我看来,抑扬即能屈能伸,有沉有浮,有退有进。

“抑扬”是一种处世态度,张衡的《南都赋》中则有“进退屈伸,与时抑扬”的说法。即我们应该根据事物的形势局势来选择是进还是退,是忍屈还是伸张。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应认清事物的局势选择正确恰当的处世态度。

大丈夫当能屈能伸。“屈”并不是懦夫的表现;“伸“也并不是智者的表现。有时候屈服是为了更大的伸张,有时候伸张也许不是正确的选择。大丈夫要有能伸能屈的处世态度,才有征服世界的霸气。“屈“是大丈夫忍辱负重的表现;“伸”是大丈夫雄风再起的象征。

古今中外,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比比皆是。就拿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司马迁来说。司马迁选择宫刑就是大丈夫“屈”的表现,表面上看司马迁是为了不死而选择宫刑苟且偷生的,而实则不然,他是为了用他毕生的心血去完成《史记》而忍辱负重的活着,面对周围人的唾弃和流言蜚语,他不是不难过,他也不是不可以证明自己,但司马迁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清楚地知道,大丈夫就应该能屈能伸,他忍辱负重地屈服着,终于他让世人折服了,他用他毕生的心血完成的著作,成就了他的事业。

司马迁是大丈夫,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也是能巧妙处理“抑扬”的大丈夫。

无独有偶,历史上还有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他的名字叫勾践。勾践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屈服活着,卧薪尝胆,终于,他还是成功了,最后他还是征服了天下,越王勾践的能屈能伸不正是显示出了大丈夫的宽广的胸怀和抑扬的处包态度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能屈能伸,有沉有浮,有退有进。这就是大丈夫的抑扬观。

【名师点评】

本文从“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角度切入材料,抓住了要素,切中肯綮,立意精准。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开篇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突出观点,接着用辩证思维深入阐述中心观点,最后用两个经典的素材来增强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


《写作指导10:二元思辨性作文“抑与扬”》添加时间:2025-05-28;更新时间:2025-05-28



相关文章
    2025-05-28-120694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