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写作指导18:二元思辨性“胸襟”“境界”“格局” 易优作文批改系统,易优作文批改、易优作文点评 <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作文批改</A>
作文话题+题目+素材运用+金句+范文展示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模考试题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
“胸襟”“境界”“格局”是三个不同的词语。胸襟是指抱负、气量,也指心胸、心怀;境界是指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格局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范围。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这三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用来谈论关于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
请将上述三个词语结合起来,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题是一道有关联的三个元素的思辨性作文,三个元素之间不是对立关系的,审题时要充分考虑三个元素之间是紧密关联的,材料所给出的三个核心词,“胸襟”主要指人心的广度,其中既包括容人的广度,也可以指个人理想等胆识抱负的广度。“境界”则指人心的高度,一个人的眼界越高,其境界往往也越高。“格局”,则可以认为是包含前1C者的范围更大的词。比如,可以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总的来说,一个人胸襟越广,境界越高,格局越开阔,人生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此,写作时可以先适当阐述三者关系,比如,可以说大胸怀、大境界,必然升华为大格局。格局是胸襟、境界的反映,也是格调、情操的折射。对此,还可从现实角度来论述个人与国家关系中拥有大胸怀、大境界、大格局的人是怎么样的。比如,可以说,如果一个人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大格局,人生的舞台就会宽广无限,生命也就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最后,则可从自身出发,说明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胸怀、境界、格局。
【参考立意】
(1)博大的胸襟、开阔的眼界是大格局的标配。
(2)成大事,实力重要但胸襟、眼界、格局更重要。
(3)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主流格局之大,担当之重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胸襟;当某些人蝇营狗苟于私利时,张桂梅、袁隆平等却忘记小我、无私付出,这是境界;当无数商人想着如何来钱快,纷纷投资房地产时,任正非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专注做自己想做的通信行业,这是格局。胸襟越开阔,境界越高,最终,这两者汇成了格局之大。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眼界的宽窄,更决定了一个人的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担当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已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自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脊梁”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还,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烈激烈慷慨赴死者……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什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格局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的责任担当。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对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就是格局。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精致利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我们不会忘记“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如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时代青年要学习前辈的胸襟、境界与格局,心中有责,心中有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素材链接
1.典型事例
●曹操的气量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在曹操战胜对手袁绍后,下人在清点图书的时候,查到一大捆信件,都是曹操的下属写给袁绍向他讨好的。有人建议把这些人抓起来杀掉,曹操却不以为然,他说:“当袁绍强大的时候,连我都不能自保呢,何况别人!”于是曹操下令,不必查看,马上全部烧掉。以后,曹操就再也没有查问这件事了。曹操如此广阔的胸怀,确实征服了不少人的心。
●将相和
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蔺相如,没有因为一朝得势而忘乎所以,还像从前一样对人礼让三分。此时赵国大将廉颇很是不满,认为自己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在战场中用命拼搏却屈居蔺相如之下而心中不满,于是处处争强,借故为难。蔺相如却每每退避,有人为他打抱不平,可他却一笑置之,之后才平静地对人言:我并非怕他,只是不想由于将相不和而令赵国陷入危难才如此。廉颇知道原委后悔恨万千,于是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负荆请罪这一故事。也正因蔺相如心胸宽阔、不计前嫌,才成就了一段佳话。
●楚汉风云中刘邦的格局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因为人们对事物认知角度和范围不同,最终导致每个人格局大不同。
楚汉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荥阳僵持不下,彼此军力不分伯仲,暂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久拖未决是项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他对汉王刘邦说:“自秦王朝覆灭以后,天下汹汹数岁、民不聊生,主要就是因为你我二人之间的战争不止。我愿与汉王你一决雌雄,这样让天下的人们可以尽早安定下来。”
汉王刘邦呵呵一笑:“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刘邦从容地列举了项羽的十宗罪,义正词严地告诉项羽:“我是正义的化身,以刑余罪人击杀你就可以了,何苦要和你单打独斗?”
●2017年阿里巴巴的市值在一个时间节点上超越了亚马逊,要知道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是电子商务的鼻祖,亚马逊比阿里巴巴早创立近10年。有人问马云,阿里巴巴能不能打败亚马逊,成为电商的世界第一?
大家都知道马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但是这时马云说,成为第一没有意义,如果电商是万米长跑,现在仅仅是跑了1000米;这个时候争谁是第一没有意义。而且他也认为亚马逊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他很感恩一直有亚马逊在前面引领,给了他追赶的方向。
争强好胜的马云,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对手,这次似乎有点懦弱。从嘴上不认输,到心中无敌,这是马云的人生格局放大的体现,也是一种宽广胸怀的体现,而这种胸怀和此刻马云的地位是相匹配的。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自行车赛中,车手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300米时不幸遭遇自行车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但令在场观众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身后的竞争对手纳瓦罗拒绝超越,慢慢地跟在自行车爆胎的埃斯特万身后。后来,取得冠军的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纳瓦罗的婉拒,他的理由是:自己不想在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个自行车爆胎的对手而取胜,这样是不道德的。与其说这是一场自行车赛事的较量,不如说这是一场胸怀与境界的比拼。
●陈文茜,中国台湾无党籍民意代表、电视节目主持人、作家,台湾知名才女,曾经与李敖、赵少康并称“台湾三大名嘴”。陈文茜横跨台湾政治、商业与媒体界,是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一次,她在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说道:“人生处境最怕你格局很小。”这正是陈文茜的成功秘诀。
作为一个女人,陈文茜之所以能在政坛叱咤风云,在生活中如鱼得水,正是源于她的人生格局。她有许多女人所没有的宽广视野,她有许多男人所没有的胆识气魄,还有很多专家学者所没有的睿智和担当……
2.名人名言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余秋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曹植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金缨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黄石公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金缨
类题链接
链接高考
(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阐释】
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材料取材于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故事。齐桓公小白在与公子纠的继位之争中因为鲍叔等人的拥戴而获胜,在他继位后,鲍叔又向他举荐了曾经拥戴公子纠并且用箭射中齐桓公衣带钩的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原谅了管仲的射钩之罪,还让管仲主持政务,甚至对管仲以“仲父”呼之,足见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在管仲、鲍叔这样的贤臣的辅佐下,齐国政通人和,霸业遂成。
本考题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一个“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的简单情境,让考生能够根据自己对这段历史材料的感触进行写作。从三个历史人物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也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来写“发言稿”。齐桓公情商高,会用人,识人才,宽容大度,从谏如流,不计前嫌;管仲善于治国,不拘小节,聪敏机智,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鲍叔慧眼识才,真心待友,为国举贤,成全别人威名的同时,也让史书留下了自己浓重的一笔。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让他们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这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该作文材料属于整体型、单一型材料,共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故事,是写作题目的背景,引导考生将目光投向成就事业的根本是“人”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孔子、司马迁的评价,要抓住评价的对象和关键词,这是材料的关键提示所在。第三个层次是情境、任务和文体要求。阅读材料要做到由表及里,把握暗藏的人生哲理和处世理念。对于这三个历史人物,考生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和选择写作内容,既可以单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提示语“感触最深”是引导考生在选取角度时,进行适当的比较权衡。
参考立意:
①海纳百川,各美其美;
②德才兼备,成就他人;
③知人善任,识人之功;
④唯才超群,方建奇功;
⑤谦虚礼让,审时度势;
⑥志存高远,唯才是用。
我的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英雄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从张富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大胸怀、大格局:战争年代,他抱定“有了对共产党的信念,一心就想为党为人民而战”的决心,当先锋打头阵,受伤不下火线;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公忠体国、尽职尽责,党叫干啥就干啥,在每一个岗位都全身心地为民造福,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每次选择,每次岗位和身份的变换,他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张富清的心里,装得下整个天下,装的全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唯独没有“小我”的一席之地。一个自觉把自己的一切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拥有无比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以党为重、以国为重、以民为重。
大胸怀、大境界,必然升华为大格局。格局是胸襟、境界的反映,也是格调、情操的折射。一个人格局大,从大处看,就是听党话、跟党走,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从小处看,就是正确处理个人意愿和革命需要的关系,多为党和人民做事,多体谅党和国家的困难。如果一个人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大格局,人生的舞台就会宽广无限,生命也就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关于胸怀与格局,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出你的感悟和思考。
【参考观点】
人的胸怀与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它说的就是人的胸怀与格局。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第三个工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这就是胸怀与格局的不同导致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个人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对别人家的事则漠不关心,高高挂起。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格局大的人,前路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格局小的人,“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这是一种悲哀;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母题内涵
什么是格局?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一个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指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在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世界里,我们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中有一点最为重要,就是尽量酝酿一种大胸怀。
因此,有高境界才能有大胸怀,有大格局才会大有作为。
立意拓展
1.人要有大格局。一个人的发展受到局限,往往就是因为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须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2.有大格局者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关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个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拥有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以国为重、以民为重。只有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才会有“大气象”“大气魄”,才是有大格局的人。
3.担当反映格局,格局决定担当。把工作当成事业乃至生命的人,无疑是具有一种格局的。他们重任来了扛得起,压力面前扛得住,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改革的大潮中,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正需要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披荆斩棘、爬坡过坎的凌云壮志。
4.有大格局的人心中有定力。格局之大,皆因胸中有大丘壑,心藏静气与定力。有大格局的人,心有“定盘星”,总能抵得住诱惑、耐住得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即便“万箭穿心”,也能“忍辱负重”,气定神闲,让心灵“修禅打坐”。
5.不断修行,点滴积累,方能培养大格局。大格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修行,从点点滴滴开始积累。始终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百姓装在心中、把名利踩在脚下,就能让自己的格局不断成长。
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
材料二: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的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习近平主席2020年6月17日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发表题为《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立足中非团结,着眼国际合作,支持多边主义,呼吁全世界同心同德共克时艰,提振全球早日战胜疫情信心。
材料三:2020年6月19日上午,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布达佩斯直达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在传统空运、海运物流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这已成为跨境电商主选的物流运输方式。
材料四:特朗普宣布美国将终止与世卫组织的关系。近年来,美国已经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万国邮政联盟等多个国际组织。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立意点拨】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仁义当先、义薄云天、与人为善、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新时代的体现是人道主义,是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美国选择了消极退缩,是典型的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我们却用中国担当和中国力量促进世界团结与各国合作,中国担当和中国力量来源于民族美德和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精神和民族自信。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的缩影,它实现常态化运行显示了中国在逆境面前的信心,体现的是团结合作,这是担当创新,可拓展“共商、共享、共建”的“一带一路”建设原则。要写出其中的思辨性,考生可融合义与利、勇敢担当与消极退缩、团结合作与分裂孤立、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无私与自私、传统的仁义美德与时代的大爱无疆、正能量与负能量、危机与转机、困难与机遇、中国精神与中国行动、人道主义与生命情怀等内涵。
参考立意:
①大爱托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合作团结方能战胜困难;
③直面困难,积极担当,合作创新;
④中国力量促进世界合作;
⑤全球视野,国际情怀,人道主义,生命情怀;
⑥困难,信心,合作,担当;
⑦生命情怀点亮中国担当;等等。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
,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立意点拨】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写作前,考生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漫画,力求看懂漫画,并准确理解漫画的意思。所以首先完成第一步——图文转换:纵向看,本漫画由三部分构成,即三个场景,最上面是一模一样的两只狗各奔东西,应该是告诉我们起始阶段是完全相同的样子;中间部分是两只狗在照镜子,左面的高抬头,看到的是傲然挺立、高高大大的自己,而右面的那只却是截然相反的状态,低着头照镜子,映照出来的是矮小自卑的模样,对比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态度不同,展现出来的面貌也不同;最下面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生活写照,又是最上面一部分的发展变化,曾经相差无几的两只狗,由于心态不同,最终导致生活面貌完全不同,左面的那只狗自大狂妄、目中无人,右面的那只狗自卑懦弱、胆小怕事。经过这样一番细致观察、用心思考后,考生可以得出立意角度。
观察漫画时,考生一定要仔细全面,对漫画中的一笔一画,包括插入的文字以及漫画的题目,都要认真审视,切不可粗枝大叶,遗漏信息。这幅漫画的寓意主要是:认清自己,正确看待自己。
参考立意:
①正确认识自己,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②守住本心,不要迷失自我;
③做自己的主人,不被他人左右;
④志向的大小决定人生品质的高低;
⑤心态决定人生的姿态;
⑥镜子——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喻释,可解释为“人物”内在的自我认识或评判,也可以是外在的评价或定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