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立国中原以后,原则上不准母后预政,但在特殊的政治局势下,母后仍在政治上起很重要的作用。如十分能干且具有政治远见的清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经三朝政局的变化,扶立两个年幼的皇帝,在晚年时更帮助玄烨诛灭鳌拜反叛集团,消灭吴三桂等分裂势力,接连取得胜利,可谓清立国之初的一大功臣。此后,清朝末年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帝的母亲叶赫拉那氏两度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几十年。中国的专制社会也走到了穷途末路。
作为君主集权政治方式之一,后妃称制一般总是出现在皇权更替的过渡时期。围绕最高统治权,各派往往进行激烈的争斗,由太后出面组阁,对于稳定当时的政治局势,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定局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当然,正如皇帝有英明与昏庸之分一样,干预政治的后妃也有优劣之辩,并不是每一位女主都具备了统治才能和领袖素质,她们之中有人失误或昏庸也是势所必然的。归纳起来,这些女主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hReF=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家长推荐的苏州吴中作文辅导班</a>
其一、政治上不成熟,感情用事。有的女主从小受三从教育,根本不具备自主意识,一旦被时势推到君临天下的位置,惶惶不知所措,完全缺乏主政能力。结果大权旁落,反违背了母后称制的初衷。最为典型莫过于西汉孝元帝皇后王政君。王政君,除“婉顺得妇人道”外,别无所长,故一旦重权在握,茫然不知所措,只好依重外威。最后被侄儿王莽取而代之。当王莽派人向她索讨传国玉玺时,她老泪纵横,将传国玉玺投掷于地,然已悔之晚矣。
其二、走不出任人唯亲的误区。有的太后虽也勤政爱民,有一定的理政才干,但排斥异己,任人唯亲。如东汉梁太后称制以后,夙夜勤劳,惩处贪匿,但终蔽于其兄粱冀,授之以权柄,以致梁冀权倾天下。小皇帝质帝刘缵仅仅说了他一句“跋扈将军”,就被毒死。梁太后还溺于宦官,疑误视听,终致天下失望。
其三、卷入争权的漩涡,引起政局动荡。有些太后为了久持国政,多次废立小皇帝,甚至不惜害死幼君,以达到目的。东汉安思阎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童,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冤案。但是太后把持政权相对总是临时现象,一旦皇帝亲政以后,又往往将后党诛杀排斥,从而带来政治上的翻云覆雨,动荡不定。 <a href=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苏州初中作文阅读培训</a>
其四、后妃作为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也有其寄生、腐朽的一面,少数女主逞一己之私,以致祸国殃民。
——作文培训,作文辅导,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素材:女主政治的终结_传统人物》添加时间:2024-11-09;更新时间: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