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夏朝历史)夏禹分九州:夏禹分九州是哪九州其现在在哪

(夏朝历史)夏禹分九州:夏禹分九州是哪九州其现在在哪


来源:易优悦读  纠错
2025-05-13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645字

苏州小学语文培训,苏州中考语文培训

  夏禹,夏朝的开国君主,姒姓,名文命,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夏朝建立之后,夏禹铸九鼎分九州,乃至九州稳定,四海升平。那么,你知道夏禹分九州是哪九州吗?其九州现在在哪?
  夏禹分九州是哪九州?
  在《禹贡》中记载,九州一般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记有: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此后,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而九鼎也被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苏州吴中区小学生语文提优,苏州名校冲刺培训,(Tel:181-1815-9898)20余年辅导经验,每年都有数十个成功案例。
  九州在现在的哪里?
  其一,是在《尚书•禹贡》记载的:“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其所划分的九州范围,依次是:
  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
  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
  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
  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地为红色粘土。
  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为潮湿泥土。
  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河南、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土。
  豫州,起自荆山、黄河下游,涉及河南、湖北、山东,地为柔软的土,下层为肥沃而硬的黑色。
苏州吴中区小学生语文提优,苏州名校冲刺培训,(Tel:181-1815-9898)20余年辅导经验,每年都有数十个成功案例。

  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陜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色松散的土。
  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陜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最上等的黄壤。
  此外,还有很多关于九州的说法
  其一,《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记有:“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其二,《尔雅•释地》记有:九州即“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杨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语文提分好帮手,易优语文题库 https://cs.euzW.net
  其三,《淮南子•地形训》记有:“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兖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申土。”
  其四,《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其五,《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总叙州郡第一引《河图括地象》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宫州,又曰齐州,东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东曰阳州。”

找中小学生语文题库,就搜微信“易优阅读宝”


  此外,邹衍还提出大小九州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山海经•海内经》记有:“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我在全彩绘精装本《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中对“九州”解读如下,该书并附有《九州地理范围分布图》

小学语文题库,初中语文题库,高中语文题库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