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译文欣赏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The Master said, “He who requires much from himself and little from others, will keep himself from being the object of resentment.”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①,则远怨矣②。”
【今译】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注释】
①躬自厚:责备自己要重。躬自:自己。“厚”下应有“责”字,因紧接下文有“薄责”,所以“厚”下的“责”字省略了。薄:少。
②远:作动词用,远离,避开。
【评点】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素质状况是有差异的,而且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在人已关系上出现矛盾,怎样化解矛盾,使人们“亲和”,不致结怨?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认为,当人已关系出现问题时,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重点在于宽以待人。“宽”就是人与人相处要宽容、厚道,不苛求他人,不鼠肚鸡肠,不要两只眼睛总盯在别人的缺点、错误,人与人相处要有气量,大度容人,善解人意,相互包涵,相互谅解和谦让。否则,对别人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把别人的一点点差错铭记在心,甚至记一辈子,那就必然要结怨人。只有宽容才能团结大多数,如孔子所言:“宽则得众。”(《阳货》答子张问)
孔子倡导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做人道德原则,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代文豪韩愈深受孔子观点启发,进一步论述:“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韩愈的新意在于:自我批评是推动人奋发上进的动力,宽以待人是可以诱导人们乐于向善的。到现代,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如毛泽东周恩来在讲到团结问题时,也都强调双方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原则是对已要严,对人要宽。1962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再次强调,共产党员“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无止境”。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