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译文欣赏《论语》卫灵公篇
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9)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The Master said, “The determined scholar and the man of virtue will not seek to live at the expense of injuring their virtue. They will even sacrifice their lives to preserve their virtue complete.”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①,有杀身以成仁②。”
【今译】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全仁的。”
【注释】
①志士:指志于仁德之士,不是一般的有志者。求生:此指为保活命,苟且偷生。害:损害。
②杀身:舍生,牺牲生命。
【评点】
孔子认为,塑造君子人格,成就为君子,核心问题是修仁德之心。有仁德之心的人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不做好事于心不安,见义不勇为,临危不赴难于心不忍,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个具备了仁的品德。具备了这种仁德,他就会把实现“天下归仁”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仁德”自我价值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为成就仁德,可以牺牲生命。在孔子看来,仁德就是志士仁人的生命。
这里的志士仁人,不能理解为“懂得爱”的人,而应该理解为懂得并能坚持原则的人。而“害仁”、“成仁”之“仁”,表面上是说仁德,其实际含义是原则。就是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贪生而危害原则。至于原则是什么?则以具体情况而定,不必拘囿于礼制。在面临民族大义时,爱国就是最高原则。由于懂得并坚持原则,所以才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