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成语典故

《哀毁骨立》典故_《哀毁骨立》由来_《哀毁骨立》...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00字

易优作文网——《哀毁骨立》典故_《哀毁骨立》由来_《哀毁骨立》含义
“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例句: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哀毁骨立》典故_《哀毁骨立》由来_《哀毁骨立》含义》添加时间:2024-08-17;更新时间:2025-07-2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