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阅读指导 贵在得法_文学常识

阅读指导 贵在得法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300字

阅读指导 贵在得法_文学常识

  作者:橘柚桃梨
  
  《本命年的回想》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三中的黄雪娟老师在上此课时,对学生着重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让人耳目一新。
  
  教学实录片段:
  
  品一品,过年的这些习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过春节时,老百姓从预热——增温——发烧的红火的准备过程。
  
  幻灯显示品析句子的方法和示例
  
  赏析句子的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排比、反问、对偶、设问等。
  
  2、语体色彩:口语、方言、书面语、文言等。
  
  3、感情色彩:贬义词(褒词贬用)褒义词(贬词褒用)
  
  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5、词性:动词,形容词等。
  
  例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偶)
  
  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寄托了父老乡亲的虔诚愿望,语言整齐简练,容易记忆。
  
  几分钟以后,学生发言。
  
  生1: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生2:“买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此起彼伏,自卖自夸。”这里生动地写出了过年时的热闹。
  
  生3:“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这里采用了熟语,写出了人们对平安的追求。
  
  生4:“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抄完了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火捅进灶膛里,土坑烫得能烙饼。”
  
  这里采用了叠词的形式,通俗的口语形象地写出了火多,火旺,家家户户的热闹,气氛的热烈。
  
  生5:上年纪的老太太,过年也要买一朵红绒花插在小疙瘩鬏上。
  
  “红绒花”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心态和北方民族特有的民间风景。
  
  生6:“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便在影壁后面竖起天地杆儿,悬挂着一盏灯笼和寒风中哗啦啦响的秫秸杆儿……”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过年的风趣。
  
  师:还有“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扣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总之,每一幅回忆都很传神。
  
  对

《阅读指导 贵在得法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0-31;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0-31-368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