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_文学常识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000字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_文学常识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抓住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顺序由句意概括到全文中心归纳,步步深入,逐项训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阅读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其对各种类型文章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需要重视知识的先导作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未达到教师所预定的目标,甚至可以说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乃是教学目的只重理解具体文章本身,而不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应当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力,范文只是培养能力的手段,知识丰富能使人了解技能本身的性质特点,分析其内部结构规律,明白掌握技能的目的要求和正确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受训练对象增强主动性,避免盲目性,提高训练效率。
  
  教育心理学认为,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的领会为前提的,人类除了本能的行为外,干任何一项事情,总是首先模仿、学习,进而进行简单的实践,最终熟练掌握该项技术。阅读必须首先以知识为指导,在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这是一条最基本的途径。
  
  二、阅读需要严格的实践训练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包含较强动作因素的心智技能,它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认知活动。学生要想迅速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进行练习。如果只是一味地老师分析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阅读教学方式,已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阅读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三、阅读教学需要典型的范文
  
  过去语文教学遵照老框框、老套套、死气沉沉,而目前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当然包括重要的阅读能力。语文课文严格来讲只是作为训练的材料,而不应当把重点放在对文中琐碎知识的投入。正确的方法应当是通过对范文某一突出意象的阅读练习,给阅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吸引学生产生理解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对阅读中的某一技巧熟练掌握。若这样处理,不仅使范文的示范性增强了,同时也加深了对范文的理解。表面看,如此这般有失偏颇,但仔细掂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得到明显的提高,对许多优秀作品都能理解、欣赏并最终受益。
  
  四、阅读训练应有严格的层次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有一定的程序,遵循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即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先从能力入手,从文章分类角度推广到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能力,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每册同一体裁的文体当中,确定不同的训练中心。如八年级上册,重点训练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了解了“诗”的发展脉络,理解了诗人的一般技法,对于阅读古代诗词将产生有益的帮助。这样一来,训练主题明朗化,重点突出,时间集中,读写结合,形成了阅读训练的最基本的体系。
  
  五、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至关重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09-23-340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