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年语文综述及年备考建议_文学常识

年语文综述及年备考建议_文学常识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语文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000字

年语文综述及年备考建议_文学常识

  作者:刘卿
  
  一、“试验田”星光灿烂
  
  语言运用题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取材最热、题型最新、创意最奇、变数最大的一大板块,因而被命题专家和广大师生誉为高考语文的“试验田”。今年的这块“试验田”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如下五大看点尤为星光灿烂:
  
  (一)关注语文课本。
  
  (二)关注口语表达。
  
  (三)关注传统文化。
  
  (四)关注文化动态。
  
  (五)关注人文修养。
  
  高考试卷“试验田”的五大看点启迪我们:应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要把语文“生活化”“常态化”,尤其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积淀和铸炼:
  
  1.智商+情商。这个世界是一个用“技术”来支撑的世界,更是一个用“心”来拥抱的世界。这个“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五个层面: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洒向社会,把“关心”送给他人,把“孝心”带回家中,把“信心”留给自己。有“智商”,语言表达才能走向“规范”;有“情商”,语言表达才能走向“得体”。
  
  2.传统+时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之所在。“魂”之不存,“言”将焉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我们应去汲取、濡养;时尚是一个民族跳动的“脉搏”,我们应与时俱进,去感受其“真气”和“热力”。有“传统”的积淀,语言表达才会有“底蕴”;有“时尚”的纵目,语言表达才会有“活力”。
  
  二、新考点、新题型夺人眼球
  
  (一)文学常识悄然登场。“文学常识”考点早已淡出了语文科《考试大纲》,但年天津卷、江西卷和江苏卷都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前两套试卷设计的都是一道选择题,分值是3分;后一套试卷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镶嵌在语言表达题中进行随机考查,分值是2分。命题者将“文学常识”考点从后台推向前台,旨在引领广大考生蕴蓄文化素养,濡养书卷气息。
  
  (二)文言文阅读华丽转身。近10多年来,对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文意理解”)考点的考查,采用的题型都是选择题。年湖南卷推出了一道简答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从对理解正误的判断“华丽转身”为对内容要点的表述,体现了命题者对广大考生能读懂、读透文化典籍的期待。
  
  (三)小作文“再现江湖”。“小作文”已退出高考多年,年“再现”江西卷,分外炫目。“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15分)”“小作文”是对考生单项写作能力的考查,它考查的是“点”;而大作文是对考生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它考查的是“面”。其实,到底是“点”“面”结合,还是以“面”盖“点”,命题者一直在心中博弈。
  
  面对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新考点、新题型,我们的应对策略是:
  
  1.文学常识。将其列入《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省份,考生应在对文学常识梳理归类的基础上,采取“化整为零”“长流水,不断线”的策略强化记忆;未列入《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省份,考生则不必刻意复习,但要随机留意,只有以“随机留意”应对“随机考查”,才能保证复习时间的“产出率”。
  
  2.文言文阅读简答题。题型的这一变化,向我们传递出三点信息:考点未变,能级要求未变,但解答难度在加大。为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时,要从“读懂文意”走向“理清文意”,一个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在通读文言文文本之后,

《年语文综述及年备考建议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0-09;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0-09-359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