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小波
二
世纪情怀的勃发
作为表露世纪情结第一人的梁启超,虽在《〈清议报〉叙例》中萌生了这一情愫,但世纪情怀的勃发还是在他生平所作的第一次世界之旅中。
1899-1900年,梁启超作了一次太平洋之旅,自日本横渡太平洋,经檀香山到北美(后因自力军,自檀香山折回)。
1899年春(3月),鉴于戊戌政变后世界各地华人的爱国热情,梁启超拟游说各商埠的华侨捐资成立一个商会,厚集财力与人力以图救国,并认为这是“中国存亡之一大关键”。年底,应美洲华侨之邀,他于12月19日自日本起程,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天抵达檀香山。
自1895年公车上书投身政治以来,梁启超少有片刻闲暇。这次太平洋之旅为他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旅途悠闲。“素不能诗”的梁启超在旅途中忽发诗兴,两日内竟成诗十余首,浓烈的世纪情怀是他诗作的一大主题。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
第一次出现“世纪”二字的诗作是《壮别》。“极目览八荒,淋漓几战场,虎皮蒙鬼蜮,龙血混玄黄。世纪开新幕(此诗成于公历1899年12月27日,去二十世纪仅三日矣),风潮集远洋(泰西人呼太平洋为远洋,作者今日所居之舟、来日所在之太平洋,即为二十世纪第一大战场也)。欲闲闲未得,横槊数兴亡。”诗中对时间和空间的两次自注,实诗人世纪情怀的流露。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是诗人在1900年1月30日(阴历腊月三十半夜时分)的作品。他忽然想起此时此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中央,不自我先不我后,置身世界第一关键之津梁,胸中万千块垒突兀起,斗酒倾尽荡气回中肠,独饮独语苦无赖,曼声浩歌歌我二十世纪太平洋”。
在这首豪情充溢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澎湃的心潮与贯耳的海涛相激相荡,他以一个“世界人”的目光纵览人类历史的走势。他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纪由中国、印度、埃及和小亚细亚四大文明古国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邻相望。”这是一个“河流文明时代”。“此后四千数百载,群族内力逾扩张。乘风每驾一苇渡,搏浪乃持三岁粮(《汉书.西域传》言渡西海不得风,或三岁乃达。西海,即地中海也。)”地中海、波罗的海、阿拉伯海及黄海、渤海等,成了人类繁衍的内海,历史进入了第二纪——“内海文明时代”。五百年前,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帝者挟帜民赢粮,谈瀛海客多于鲫”。由此,第三纪“大洋文明时代始萌蘗”。“世界风潮至始忽大变,天地异色神鬼瞠。轮船铁路电线瞬千里,缩地疑有鸿秘方:四大自由(谓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出版自由)塞宙合,奴性销为日月光,悬崖转石欲止不得止。愈竞愈剧愈厉卒使五洲同一堂。流血我敬伋顿曲(觅得檀香山澳大利亚洲者,后为檀岛土民所杀)。冲锋我爱麦寨郎(以千五百十九年始绕地球一周者)。鼎鼎数子只手挈大地,电光一掣剑气磅礡太平洋。”
作文培训,就来苏州易优作文 https://www.euzw.net/minifoRm.html
诗人凝重的历史感不是为了发念古之幽情,而是让国人体悟到千古未有之奇变。由河—海—洋,人类的生存空间虽然在扩大,但因竞争加剧,人类的感受越来越局促。置身于太平洋的梁启超,深感“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张肺歙地地出没,喷沫冲天天低昂”。风平浪静,泛舟小溪,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今日民族帝国主义正跋扈,俎肉者弱食者强。英狮俄鹫东西帝,两虎不斗群战殃。……太平洋变里湖水,遂取武库兼奚伤,蕞尔日本亦出定,座容卿否费商量。”人类世界为何相食相残,有无规律可寻呢?严复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梁启超的脑海里:“我寻风潮所自起,有主之者吾弗详,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水银钻地孔乃入,物不自腐虫焉藏。”
处大洋文明时代,全球“一砂一草皆有主”,“惟余东亚老大帝国一块肉,可取不取毋乃殃。五更肃肃天雨霜,鼾声如雷卧榻傍,诗灵罢歌鬼罢哭,问天不语徒苍苍”。身为飘零之客的梁启超,独有世人皆睡唯我独醒的感慨。他哀其不争,怒其不奋,心灵的孤寂与忧愤有谁人能体悟?
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
梁启超是“情种”,更是不屈的勇者。诗人拿出先民“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气概,蹈海搏浪,呼唤睡狮早醒,直面新世纪、直面太平洋:“尔时太平洋中二十世纪之天地,悲剧喜剧壮剧惨剧齐鞈。吾曹生此岂非福,饱看世界一度两度兮沧桑。沧桑兮沧桑,转绿兮回黄。我有同胞兮四万五千万,岂其束手兮待僵!”
黎明时分,“酒罢,诗罢”,开辟中国新世纪的“萧何”兴奋地极目眺望着二十世纪的第一线曙光,“但见寥天一鸟鸣朝阳”。
——作文培训,作文辅导,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