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作文素材:“大词人冠以爱国英雄”——辛弃疾_中华英杰

作文素材:“大词人冠以爱国英雄”——辛弃疾_中华英杰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400字

“大词人冠以爱国英雄”——辛弃疾

中小学生作文素材——中华英杰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于一个世代仕宦家庭。他出生之年,京东地区已为金军占领。北方人民的灾难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1141年末,宋金订立和议。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金统治的华北地区人民纷纷起义,辛弃疾时年22岁,也聚众2000,加入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次年,辛弃疾劝耿京归宋,并爱命去南宋接洽归附事,返回时,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所害。辛弃疾即率王世隆等去济州(今山东巨野),将已任知州的张安国俘获,并率反正士兵万人归来。
辛弃疾南归后,南宋朝廷对他并不重视,叫他担任江阴签判。他不顾职位低微,多次上
书朝廷,提出抗金建议。他的建议虽然没有被采纳,但他的才能却逐渐为人所知了。后来,他又担任过许多职务。他在地方官任上,采取积极措施,奖励生产,创粉学校训练军队,打击贪官豪强,注意安定民生。可是,他也镇压过江西的茶商起义。这段时间内,他写了不少的词,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心情。
他初任江阴军签判,后著《御戎十论》,向宋政府陈述宋金形势,要求备战抗金。乾道四年(1168年),任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开始词的创作活动。后任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江西提刑。淳熙四年(1177年),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成为封缰大吏,后历江西、湖南安抚使等官。八年冬罢职,退居上饶城郊“带湖”的“稼轩”新居,从此以稼轩为号。
那时候,主张对金妥协的投降派长期在南宋王朝当权。辛弃疾不断遭受他们的排挤打击。他42岁时,正当壮年,就被罢官了。以后的20多年,他便在江西的上馓带湖和铅山瓢泉,长期过隐居生活了(直到他64岁时,南宋政府才又重新起用他,但对他仍不重视)。他把满腔爱国激情以及南渡以来的无限感慨和义愤,全部寓寄在歌词中。淳熙十五年,第一本词集《稼轩词甲集》问世。辛词慷慨激昂,纵横驰骋,继承并发展了苏轼豪放派的词风,后人以“苏辛”并称。辛词多方面反映了错综复杂、激烈动荡的社会现实,表现了非凡的英雄气慨和创造力,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绍熙三年(1192年)至五年,他出任福建是提
刑、知福州兼福建安扶使等职,接着又罢官,不久自上馓移居铅山(今酒杯铅山东南)期思的瓢泉。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扶使,这时年近80高龄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时居绍兴鉴湖旁,两人相处甚欢。年末,辛弃疾奉诏入朝,陆游赋诗送别,以相勉励,有句云:“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对他期许甚高。次年三月,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赋《永遇乐》以抒怀,有句云:“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然而

《作文素材:“大词人冠以爱国英雄”——辛弃疾_中华英杰》添加时间:2024-11-09;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09-31008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