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自强不息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气,与命运顽强抗争,在困境中崛起,用坚持和努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座座明亮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敢地追求梦想,永不放弃。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司马迁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身为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对他的培养极为用心,期望他能继承家族的史学事业。年少时,司马迁便踏上了游历四方的征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深入各地,亲身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搜集了大量丰富的历史典故,为日后的史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给了他沉重一击。因李陵之祸,他遭受了宫刑,这是一种极其残酷且屈辱的刑罚,使他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在狱中,狭小潮湿的牢房、恶劣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人的冷眼和嘲笑,都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撰写通史的坚定决心,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查阅着之前收集的资料,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历史的篇章。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理想的执着;每一段文字,都是他与命运抗争的见证。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反复考证,力求真实准确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这部鸿篇巨制,记录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也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不屈,成为了史学界和文学界的一座不朽丰碑,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海伦・凯勒:黑暗中的光明使者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无情地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从此,她的世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寂静之中。起初,小海伦对这个无声无光的世界充满了恐惧和迷茫,她常常愤怒地摔东西,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直到她七岁那年,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她黑暗的世界。安妮老师通过在海伦手上拼写单词的方式,开启了海伦学习知识的大门。海伦第一次真正理解一个单词,是 “水”。安妮老师带着海伦来到水井房,让清凉的水在海伦的一只手上流淌,同时在她另一只手上拼写 “water” 这个单词,海伦瞬间领悟到了语言的奥秘,从此开启了她如饥似渴的学习之旅。
她用手触摸每一个物体,感受它们的形状、质地和温度,通过触摸老师的嘴唇和喉咙,学习发音。每学习一个新的单词或句子,她都要反复练习无数次,常常练到手指酸痛、喉咙沙哑。她付出了比常人多无数倍的努力,不仅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还凭借顽强的毅力考入了哈佛大学。
在大学期间,她克服了无法正常听课、阅读书籍困难等重重障碍,靠着盲文书籍和老师的帮助,完成了学业。她一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撰写多部著作,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成为全球残疾人的精神楷模。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黑暗的深渊,只要心中有光,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便展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他的父亲是宫廷歌手,对他的音乐训练极为严格,常常在深夜将他从睡梦中叫醒,让他练习钢琴。贝多芬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在音乐领域迅速崭露头角,成为维也纳音乐界的一颗新星。
然而,正当他的音乐事业如日中天时,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逐渐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听力是创作和感知音乐的基础,失聪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一开始,贝多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之中,甚至写下了遗书。
但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继续创作。他把一根小木棍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木棍的震动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在创作过程中,他不断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将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到作品中。
在失聪的情况下,他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不朽的经典之作,其中《命运交响曲》开头那激昂有力的音符,仿佛是他向命运发出的挑战宣言,用激昂的旋律向世界证明他对命运的抗争。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命运多么残酷,只要心中有热爱,有坚持,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