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相关的作文标签  
  •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轼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妻妾儿女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

  • 高考文言诗词名句之总结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5孔子曰:...

  •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传世佳句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词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6.唐宋八大家--苏轼 ( 传世佳...

  •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编者按】高中频道为广大朋友编辑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考点透析】哪些是名句名篇?纵观近年高考试题,选句内容有下面四种情况:⑴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如04年“辽宁卷”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主要作品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文学作品 【古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范增论》《贾谊论》《石钟山记》《晁错论》《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策总叙》《策略》五篇《策别课百官》唐宋八大家--苏轼 ( 主要作品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中小学作文培训,中小学作文辅导,中小学语文培训,中小学语文...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乌台诗案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107...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生平事略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人物轶闻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1、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委婉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2、苏轼“欺”师苏轼考...

  • 苏轼《前赤壁赋》高中语文写作技巧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 语文古文:唐宋八大家苏辙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辙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人物简介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作品注本)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编者按】:从宋代开始,苏轼作品的注本不断出现,比较著名的有: 1.诗注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2.文注南宋邱晔编注的选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唐宋八大家--苏轼 ( 作品注本),高中语文...

  • 谒苏洵墓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洵墓 地理概况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为苏洵及夫人程氏、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进行过大修。旧志载:“苏洵疾卒于治平三年(1066)戊申四月,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赐光禄寺丞,有司具载其丧归于蜀。”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中有“苏君,讳洵,字明允…...

  •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苏洵墓)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洵墓 地理概况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为苏洵及夫人程氏、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进行过大修。旧志载:“苏洵疾卒于治平三年(1066)戊申四月,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赐光禄寺丞,有司具载其丧归于蜀。”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中有“苏君,讳洵,字...

  •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事佛奉道)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苏洵也有一些佛、道观念。苏洵信奉佛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交道士僧人,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其政治思想从渊...

  • 古文知识:唐宋八大家苏轼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

  •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知识点之人的称谓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代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艺术成就 )_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文章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