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郭惠宇王尔楷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导入新课
阅读下列对社会焦点问题的评析,试指出其不足。
甲:“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乙:“房价不是我们开发商决定的,是由市场来定的。现在说房价高,但没有人叫你去广州买,也没有人叫你去深圳买,你回老家买就可以啊,为什么还要到广州、深圳买?”
明确:生活中常常会有人对一些社会现象作出缺乏理性的评价。
二、引入目标,初步实践
1.引入课题,一起思考什么才是理性的评析。
2.请观看药家鑫杀人案视频,试以某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的身份对其内容发表一点分析评价,相互交流,拟一段发言稿。
三、现象分析,探究原因
1.列出若干对药家鑫案的评价,学生评论员就此评析,纠正错误,教师总结。
其一:“药家鑫同门师妹”评价——“我要是他(指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当日下午,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了李颖在网上留言的截图。
(错误类型:违反道德底线。)
修正后的评价:“受害人记车牌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常见做法,完全是正当合理的。师兄药家鑫在撞人后应该立即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抢救,而不是杀人灭口,一次性了断。”
其二:药家鑫律师评价——
其律师辩称为“激情杀人”,说药家鑫在成长过程中因父母管束过严、期望过高而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心理弱,并曾厌世,杀人的原因是“心理不良情绪凝结”。
(错误类型:论证不严密。)
修正后的评价:药家鑫如果真有压力,其压力也是来自于父母,其他人和他的压力没有任何关系,药家鑫没有任何理由把不满向其他人释放,把药家鑫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与来自父母的压力捆绑到一起是非常荒唐的。
——一位网友的反驳
2.总结分析评价的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略。
常见错误类型:违反道德底线;不合情,不合理;因论证不严密导致结论错误;不能辩证分析。
矫正方略:改变立场,回归人性;抓住要害,不回避实质;分清主次,纠正片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得出新的结论。
四、传授新知,理解概念
如何正确地对事件作理性的分析?介绍因果分析的思维操作模型。
1.原因分析(探究某一现象赖以产生的原因,作先后性、历时性的关系分析)。
如莫泊桑《项链》:“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功用:交代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成因,表露思想倾向。
2.背景分析(思考人事现象产生的“大气候”,作共时性、状态性的关系分析)。
如白居易《卖炭翁》自注云:“苦宫市也。”(“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功用: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暗示写作主旨。
3.功能分析(指出某事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分析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