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文学常识
易优作文网——古诗阅读教学要致力的三件事:诵读、发现与想象_文学常识

古诗阅读教学要致力的三件事:诵读、发现与想象_文学常...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标签: 阅读 发现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500字

古诗阅读教学要致力的三件事:诵读、发现与想象_文学常识

  只要是语文,就离不开朗读。诵读是阅读鉴赏的基石,尤其是古诗。诵读还要伴随着思考——发现式的思考,否则“读而不思则罔”。古诗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力,所以,古诗阅读教学总少不了空白填补,这就需要安排想象。为了说得更具体实在些,下面以笔者4月8日下午执教的《归园田居》为例来谈谈。
  一、诵读的多样化与立体状
  目前的一些阅读课堂,要么诵读形式单一,要么诵读指向与要求不明,读往往没有效果。我们可以考虑诵读的多样化与立体状。
  《归园田居》就可以这样进行诵读
  1、素读:咬准字音,读出节奏
  这里的“素读”,指的是不带感情的读。这样的“读”要求单一些,容易落实。
  课堂实施中,学生生成了两个字音问题:
  一是“守拙”的“拙”念成了二声。我让学生查工具书更正。
  二是“荫”是读四声,还是读一声,有些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由义定音,顺利解决。
  至于节奏没出现问题。要么是二一二式,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要么二二一式,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品读:体味情感
  古诗阅读最核心的目标便是“情感”理解。
  为了体味《归园田居》的情感,我择取品读法,基本的就是抓诗眼进行品读。
  先让学生在如下的导引中占据阅读的至高点:
  荀子在《劝学》中有这么一句话,“登高而超,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基本意思是登高可望远。这句话给我们读诗、读文一个启示,这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把握诗文的思想内容。高度从哪里来,标题、文眼、主旨句、抒情句等。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涉及多了,就从标题开始。
  “归园田居”怎么读呢?是什么意思?回答了什么问题?有一个字最重要,你认为是哪个字?这个字是如何领起全诗内容的?
  这系列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梳理内容(归何处、为何归、归如何),确立品读核心点:“归”。
  学生梳理出“归何处、为何归、归如何”三部分后,笔者再次安排学生读。这一次读有变化:
  女生读:“归何处”即“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
  思考与交流
  (1)这一节,给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可否描述一下?
  生答:乡村生活图(田园风光)。感觉是:优美、宁静、和谐。
  学生描述。
  (2)选了一些什么样的写景角度,用了什么写景方法?
  ①动静结合②远近结合③视觉听觉结合。
  写景方法是“白描”,做到了: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浓有淡。
  (3)诗人为何对平凡简朴的田园景象如此津津乐道?
  笔者要求学生用诗句回答,学生回答全面准确。
  【朗读设想】这一部分安排女生读,考虑到女生声音甜美柔和,不仅与“田园风光”意境特点吻合,而且利于调动联想与想象。
  男生读:“为何归”即“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
  先弄清“从何归”:
  (1)从何而归?
  生答:官场
  (2)诗人把官场比做什么?
  “尘网”、“樊笼”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答:厌恶(憎恶)。
  (4)诗人把自己喻为什么?要表达什么?
  生答:“羁鸟”、“池鱼”。
  生答:摆脱束缚,获得自由。
  再弄清“为何归”
  (1)“适俗”的“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生答:送往迎来,你争我夺。
  (2)“爱丘山”、“守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答: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既然诗人“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陶渊明何以要做官?
  这是难点,笔者作了如下投影:
  陶渊明家世与经历:
  家世: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思想:孟嘉是名士,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经历: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法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学生归结原因:
  1、做官是由于生活所迫。
  2、有“平天下”的壮志。
  但为官艰难,难伸志向,还做背良心的事。一个“误”字表现了陶渊明的后悔和厌恶。
  【朗读设想】这一部分安排男生读,主要考虑到男生要理性些,有些贴近陶渊明的男性角色和反思心理,利于体味其后悔与无奈之性。
  齐读:“归何处”即“户庭无尘杂……复得返自然”
  “复”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答:轻松、愉悦。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

《古诗阅读教学要致力的三件事:诵读、发现与想象_文学常识》添加时间:2024-10-03;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0-03-328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