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十月初一(农历),二仙庵正式举行“初真戒”授受法会。圜堂设在二仙庵吕祖殿内。届期,李真果和众位戒子,都头顶黄冠,身着天仙戒衣(即黄色道袍),黄规(为黄色黑边的拜垫)折成长条形,搭在左腕上。手执木简(即木制的朝笏),排列成行,云集于圜堂长廊两边。
传戒之三大师(律师、保举师、监戒师)头戴法冠,身着紫红色绸缎绣衣,上绣白鹤、青鸾、云水等图像,脚穿朱履,手执象牙朝笏。左右两旁,各有一名侍者。身着天仙戒衣,各执一引磬、法鼓。还有22名大师,也头戴黄冠,身着天仙衣,左腕搭黄规,手持木简,排列在三大师左右。
然后由二侍者导引三大师前行,大师分左右在后。戒子等亦分左右尾随大师们之后,鱼贯而行,到达吕祖殿。吕祖殿布置一新,悬幡挂彩。吕祖神龛前,悬挂三清巨幅画像。殿正中设立高台,其上安置彩缎绣花被覆盖的太师椅三张,台下方桌上摆设五供、鲜花鲜果和法器。方桌三方均用桌围围任,两旁各列长条桌若干张,上面陈列乐器、经典、表章。三太师椅前,又各设小桌一张,上放戒律等书。供桌面前摆大蒲团三个,铺朱红缎绣花拜垫。两旁大师面前,也各置蒲团一个。通道两旁,左右摆设十路蒲团。当侍者导引三大师进入吕祖殿后,律师居中,保举师居左,监戒师居右,立于正中三蒲团面前。侍者分立两旁。然后22位大师,亦分左右进殿,分立左右。众戒子随之而入,转至蒲团面前,各按名次就位而立。
当排列整齐后,侍者敲磬,宣唱戒典开始。大师、戒子各将木简双手捧住,然后收简铺规,将黄规平铺在蒲团之上,再捧简而立。侍者请大家向三清教主行九叩大礼。顶礼完毕,三大师上台就座,大师们左右排列,戒子们则整齐肃立,侍者引众戒子问三师顶三礼,三大师微鞠躬还礼。众戒子又向三大师顶二礼,大师们亦回一礼,然后又命众戒子互行一礼。
礼毕,众戒子俯伏蒲团,静听三大师传授戒律。24位大师(包括侍者)齐奏乐器,口念真经赞词,然后先由律师念第一节初真戒戒文,再由保举师念第二节戒文,监戒师念第三节,周而复始,直至初夏戒戒文念完为止。
念毕,侍者敲磬,众戒子一齐站立起来,又向三大师顶三礼谢过。然后由侍者引三大师下高台(即授戒台),众戒子转身对面而立,恭送三大师出殿。然后,众戒子鱼贯而出,回到圜堂略事休息。不脱戒衣,只将黄规、木简放下,取出戒钵捧在手上。
少时,钟磐齐鸣,三大师走出,众大师率戒子,依序来到斋堂,三大师正中就座,太师与戒子分坐两旁,均将戒钵放在碗筷前面。主厨道士为众舀饭菜,众戒子端坐无语,静听律师指示。律师说道:无酒不成礼义,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上难转移,无气天地阖闭。言毕,揭开戒钵盖子,取出锡制净瓶,又揭开净瓶盖子,盖子连接一管,律师将管指向饭碗中,表示滴水状,名日滴出净水。其余大师、戒子等均照律师做法。然后盖上净瓶,放大锡钵内盖好后方吃饭。
吃饭时肃穆无声,饭菜亦由主厨代添。先毕者轻轻放下碗筷,端坐不动。待全体食毕,侍者向:律师可有功否?律师方道:修持在人,功归斋主,大众慈悲,念佛谢过!众人一齐念诵无量寿佛。然后三大师离座,众大师和戒子们一齐站立,随大师之后回到圜堂。至此,初真戒传戒仪式告一段落。
如此严格的戒典,就是要求戒子牢记三皈、五戒、十戒、做一个虔诚皈道的信徒。李真果一一认真听取,铭心刻骨,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身体力行。
所谓三皈,第一皈身道宝,第二皈神经宝,第三皈命师宝。三皈依意,乃受太上老君所命积功归根五戒。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荤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邪淫。是五戒者,为修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益寿延龄,天神护佑。
如此勇往精进,言行不苟,三皈不犯,五戒无虞,恶念尽消,气血已净,方可受虚皇天尊所命初夏十戒。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
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杀害贪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代其功能。
第六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杂秽。当慕胜己,栖集清虚。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李真果受初真戒后,仍住二仙庵中,奉戒行特。至冬月初一日,又于吕祖殿中,受中极三百戒。他对天誓言,“皈身佩奉,信受行特,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