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作文素材: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朱熹_中华英杰

作文素材: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朱熹_中华英杰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500字

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朱熹

中小学生作文素材——中华英杰

他的学术思想,被康熙称为:“集太成而绪千万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1130—1200年),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不生于延平龙溪,侨居建阳(今属福建)。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朱熹自幼聪颖过人,4岁时,父亲指着天空对他说:“这是天。”他便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东西呢?”令他父亲大为惊异。8岁时,读孝经,朱熹在书上题道:“不这样去做,就不能算是人。”孩子都喜欢在沙堆上玩耍,小伙伴们嬉笑打闹时,他却独自坐在一旁,一本正经地用手指在沙上画着什么,大人趋前一看,他画的竟是连大人也难以弄明白的周易八封图。14岁父亲去世,从此家境变得艰难起来,少年朱烹不得不投靠父亲的友人刘子羽生活。后以教师为职业。
他青年时曾从师李侗,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哲学上主要是继承和发展程颢、程颐的“伊洛之学”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所建立的学派门人由于多在福建,故又被称为“闽学”。
理学亦称“道学”,是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专重训估,宋儒以阐发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故有“理学”之称。朱熹以思孟学派的儒家唯心主义思想为主,吸取了佛老的唯心主义思想,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他把理看成是最高的范畴,以“理”为宇宙的根本。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并断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明确提出“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但又认为“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朱熹还建立了“理主动静”和“定位不易”的矛盾思想体系。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从一中看出两,从统一中看出对立,从固定不变的外貌中看出消长着、流行着的内在矛盾运动。又以“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的循环论,否定了他的发展观。主张“即物而穷其理”,“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经过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验。在认识论上,既讲人生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在知行关系上,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互发”的统一论,体现了认识上的辩证思想。
朱烹从心性说出发,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认为“天命之性”是天理的体现,是纯善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尧、舜、禹时“天理”流行,体现为“王道”政治,三代后“人欲横行”,体现为“霸道”政治。这种退化的“天理”史观对后世影响很大。朱熹自称,他的哲学是“常谈之中自有妙理,死法之中自有活法。”
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作官的时间并不长。自19岁登进士第后,在50多年里,在各处作官只有9个年头,在朝廷中供职才40日。朱熹长期投身于教育活动,达40年之久。有人统计过,朱熹的门人有467人,私淑弟子21人,而受其学风与教风影响慕名前往求

《作文素材: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朱熹_中华英杰》添加时间:2024-11-09;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09-31006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