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素养 > 作文素材
易优作文网——作文素材: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_中华英杰

作文素材: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_中华英杰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300字

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

中小学生作文素材——中华英杰

沈括(10
31—10
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其父沈周官至太常寺少卿,分司南京。21岁那年,父亲病故,按照规定,沈括承袭父荫,当了海州沭阳县主簿(县令助手)。和父亲相比,沈括不那么循规蹈距,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希望能有所作为。
在沭阳境内有条冰水河,因年久失修,河道淤塞,致使许多田地“熟不长粮,荒不长草”。颟顸无能的县令非但不思治理,反而据此巧立名目,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贫苦百姓实在忍无可忍,纷纷起来抗争,赶走了县令。沈括目睹此情此景,决心着手修治沭水河。在他的亲自督导下,先后开辟灌溉渠100多米,修筑提堰9条,从而使该县70万亩土地变成上等良田。沈括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
1063年,沈括考中了进士,出任扬州司理参军。1066年,他入京编校绍文馆书籍,不久被提拔至司天监为官。
司天监是当时朝廷内专门负责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机构。沈括对天文学非常热爱,并且十分推崇唐代天文学家张遂。他曾说:“汉代以前制历,一定要用浑仪等天文仪器来验,后来虽有浑天仪,而不用于制历,制历的人也不再用仪器考验,以至气、朔、星、纬,都不能知道它们必当之数。直至唐僧一行改造《大衍历》,这才复用浑天仪考实,所以他的技术成就,要比其他诸家为多。”为了彻底改革历法,沈括决定改制北宋政府或失之构造简单、或繁复不切实用的两套观象仪器。
沈括在总结古代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对测量天体日月星辰运行的浑天仪的尺度、黄赤道、天常环、月道、规环等作了大胆的改进与革新,使之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精确。接着,他又制造了新的计时仪器——浮漏和测日影的铜表,发现了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星光的高度与实际星光的高度之差。这一重要发现,比西方国家早了整整500年。
沈括在司天监任职时还做了一件值得后人称道的事,即与布衣出身的精通天文数学的卫朴一起,对旧历进行修整,结合观测天象得出的新数据,纠正了旧历书中的谬误,于1075年闰4月修成和颁布了新的《奉元历》。这个新历以365.243585日为一回归年。它比现在实测为365.2422日稍多一些,但较以往所行宋历,更接近实际。新历颁行后深受欢迎,就连宋神宗也称赞:“提举司天监近校月蚀时,比《祟天》、《明天》二法,已见新历为密。”
沈括在科学上虽然成就卓著,但在政治上却很失意,屡遭挫折。到50岁时,他就厌倦了风云变幻的仕途生活,决意终老梦溪园,过隐居的田园生活。
梦溪园位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市),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沈括在这里隐居了8年。

《作文素材: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_中华英杰》添加时间:2024-11-09;更新时间:2025-04-28



    2024-11-09-31006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